乾燥的秋季最大的氣候特點,不僅空氣中缺乏水分,就連人體也缺少水分,因此也有了秋燥一說。而在秋天,只靠喝水是無法完全彌補人體所缺失的水分的,因此各種粥就成了秋季人們餐桌上的一道風景。在乾燥的秋天,來碗熱氣騰騰的粥,不僅溫暖了我們的胃,更能溫暖了我們的身體,可謂是一大享受。但是,也有很多人會談粥色變,其中的原因何在呢?秋季喝粥的利與弊您知道多少?

喝粥的好處

喝粥具有養生的作用,早在《本草綱目》中就曾記載“粥”的優勢,認爲:粥極爲柔膩,與腸胃相得,最爲飲食之妙訣也。而在醫學界也公認爲“粥”可補益陰液、生髮胃液、健脾胃、補虛損,故最宜養人。

喝粥雖好處多多,但卻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喝粥,而且若是喝“錯”了粥,其對身體更是弊大於利,因此也有人會“提到喝粥即變色”。因此,喝粥一定要謹記以下三種禁忌。

禁忌一:一日三餐不能總喝粥

三餐都來碗粥,這是很多愛粥之人都比較容易犯的錯。雖然,適當喝粥的確對身體有好處,但卻也不能一日三餐頓頓有粥。因爲粥的飽腹感雖強,但其所含的營養成分卻極低,喫飯先喝粥的人往往再難喫下很多其它食物,若一日三餐,餐餐如此,長此以往必會因營養攝入不足而導致營養不良。而且,因爲粥的能量較低,若長期喝粥,也會導致體內能量攝入過於低下,從而更易使身體出現疲乏無力的現象。

禁忌二:高血糖患者秋季喝粥要注意

因爲粥爲流食,具有“消化快”的特點,人在喝完之後,很快變會被消化吸收,因此會造成喝粥的人血糖升高速度快,且波動過大;糖尿病患者本來就非常容易產生飢餓感,而喝粥的當時雖飽腹感較強,卻也容易使人過後很快感到飢餓,若是糖尿病人在進餐時以喝粥爲主,並且不注意其他食物的補充,則會更加容易感覺到餓。如此一來,在這種反覆喫、反覆餓的過程中,人的血糖會越來越高、越來越難以控制,從而極易造成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惡化。

禁忌三:胃病患者也應當儘量避免喝粥

粥雖有養胃之功效,但養的確實健康的胃。對於那些有胃病或者胃功能低下的人來說,其實並不適合喝粥。因爲,粥中水含量高,不需咀嚼便可下嚥,這樣就失去了促進有助於消化的口腔唾液腺分泌的作用;因爲粥中的水分含量高,進入胃中後會稀釋胃酸,從而減緩胃的運動程度,也就更加降低了胃的消化功能。所以說,患有胃病以及胃功能低下的人,應儘量避免喝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