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來了,雨也下來了。

喫完晚飯,天已經完全黑了,窗外是細雨,沒有風。雨夜的路燈微弱,地上泛着些光,小區裏也沒人出來散步了,偶爾會有外賣員派送外賣,會有騎車回家的,打着傘的,穿着雨衣的,戴着頭盔的。

陽臺上的雨聲一直未停過,燈也未點亮,我輕輕移步陽臺,彷彿探身到黑夜之中。雨一直在往下落,打開窗戶,外面霧濛濛的,燈光也是散的,像星星一樣,散發着銳利的光。我是喜歡雨夜的,黑夜會給人神祕感,雨聲又能給人瞎想,這既有隱私又讓人浮想聯翩,心情是自由自在的,不會因爲雨而變得潮溼。

眼睛能看到的地方,決定你的心有多廣闊。就這樣遠遠的眺望着,高樓、公路、大橋和路燈,你的心也隨着目光遠眺飛向遠處,隨着路燈一直向前,你的眼裏裝下的是一個更大的世界,同時內心也是可以包容的更多。

細雨在黑夜中看的並不明顯,你甚至看不見雨下落的軌跡,但你聽得到滴答的聲響,看得見窗戶玻璃上的水珠,看得見燈光的散漫,你也看得見路上撐傘的行人,你還看到淋着雨的匆忙和慌張。今夜,樓下的說話聲沒有如約的傳上來,小孩的嬉鬧也沒有傳開,噴泉也停止了,今早還能聞見的桂花香也被打溼。

陽臺上看不見的繁忙都躲到了屋裏,做飯、刷碗、洗衣,以及忙碌的工作,甚至不合時宜的爭吵。我背對着客廳,客廳的電視開着,燈光顏色隨着視頻內容不停地變換着。聲音是多樣的,每個角色都在不同的背景下演繹得閃閃發光。

我所在的陽臺,是室內光與屋外黑夜的緩衝區,光照亮了黑暗,黑暗又在光裏隱匿。這種混合的情況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十字路口的左轉,汽車和電動車一同出發,相互交織着,這種情況往往藏着可預見的風險,但爲了在更緊湊的時間裏到達目的地,這種事已經習以爲常了。尤其對向來車,情況會變得更加複雜。

這時雨中傳來遠方火車的鳴笛,顫顫悠悠的,彷彿聲音穿透細雨有些喫力,又彷彿經過長途奔波聲嘶力竭。雨夜,看得遠的想得開,看得近的往往徒增煩惱,思來想去也只得在方寸之間徘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