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1年,在廣西金田村一羣人打響了反對清政府的一槍,當時的清朝已經是日薄西山,內憂外患、朝廷腐敗、軍隊毫無戰鬥力,這支部隊不久便席捲大半個中國,其中一支孤軍還打到了北京邊,嚇得清廷準備搬回東北老家。

領導這次武裝反抗清政府的是一個落魄秀才洪秀全。

洪秀全是一個奇人,他1841年出生在廣東花縣,古代的人都以讀書入仕爲目標,洪秀全也不例外,7歲便開始自己的學習之路,每天都是四書五經和其他的古籍爲伴。

道光七年,15歲的洪秀全信心十足,參加本縣的縣試,這次成績不錯,在縣裏還是少有敵手。滿懷信心的他到廣州參加府試,級別高一級,高手就多一些,年輕的洪秀全落榜了。

失敗是成功之母,洪秀全回到家繼續學習,由於家庭收入的減少,他不得不邊從事農業勞動,邊學習,現在很多人也是這樣,邊工作邊考試。

道光九年,洪秀全到了縣城附近寺廟裏的私塾伴讀,第二年,村裏的長者聘請他回去當私塾老師,做私塾老師的洪秀全也沒有放棄科舉這條道路,但是結果都不盡人意。

25歲的他參加了第三次府試,結果還是名落孫山,但是之後的洪秀全行爲舉止變得比較怪異起來,據說是他受到打擊,回家大病一場,昏迷中有一個長者對他說:“奉上天的旨意,來人間來斬妖除魔”,感覺這跟古代那些開國皇帝一個套路啊,故意很多,反正都是上天的旨意,要大家順從天意。

在廣州參加考試的洪秀全得到了一本書,是介紹基督教的,是一箇中國人寫的,之前天主教是不準人翻譯《聖經》的,所以傳播得比較慢,但是新教就不管這些,梁發是新教教徒,他按照自己的理解再加入儒家的一些思想編寫了《勸世良言》,洪秀全就是看的這本書,由於這本書有儒家的思想而且還是一箇中國人按照自己的 理解編寫的,所以當時的人們比較容易接受。

洪秀全就這樣成了一名教徒,梁發能按照自己的編寫,洪秀全也能,洪秀全按照自己的理解也寫了好幾本。他也開始到處傳教,雖然比之前的容易讓大家接受,但是在廣州附近洪秀全基本一無所獲,其實他還是惦記着科考,1843年又參加了一次,還是名落孫山。

洪秀全信教之後先是使自己的好朋友馮雲山成了自己的信徒,還叫着他把孔子的牌位撤了,信他的拜上帝教。

期間,洪秀全還去教堂學了幾個月,而且還要求進行洗禮,但是被教士拒絕了,教士認爲他根本對教義沒有理解到位,洪秀全也不在意,你不幫我洗禮,那就自己自行施禮。

洪秀全雖然在廣州沒有發展起來,但是卻在廣西壯大了。1851年,他對這個曾經嚮往的朝廷開炮了。

結果令他大喫一驚,沒想到這個政權這麼不堪一擊,2年不到的時間,洪秀全的太平軍就佔領了大半個中國,1853年3月19日,太平軍攻克南京城,兩江總督路建瀛和江寧將軍祥厚被斬殺。10天后,洪秀全帶着大部隊進城,把南京名字改了,大本營也定在了這裏。

進入南京城的太平軍,漸漸地開始墮落,墮落最開始是從洪秀全這些王侯將相開始的,之前憎恨的生活都已經不能滿足他們了。

這些不光體現在享受上,還體現在對權力的追逐,人人都想有權,洪秀全在永安只封了六個王,進入南京後開始加封,天京事變後,則越封越多,在天京城裏,你不是個王都不好意思打招呼,大家都王。

洪秀全的侄子洪葵元被封爲琅王,這些“王”在天京城裏繼續過着紙醉金迷的生活,不成想清軍已經反撲回來了。

1864年,天京城被湘軍攻破,洪秀全之前已經死了,他的兒子洪天貴福被李秀成等人護送出城。10月,在江西石城荒山的山洞裏被清軍擒獲,11月被凌遲處死。

洪福天貴等人沒能逃脫,但是還是有些小人物和不大不小的人物逃脫了。琅王洪葵元就是其中之一,他把身邊的人都拋棄了,隻身策馬逃難,一路往南跑,戰馬被他活生生累死,然後他一路乞討回廣東老家。

到了廣東他隱姓埋名,爲了謀生做了養鴨工,當慣了王爺,脾氣自然也有了臭脾氣,這些鴨子只好不聽話,他就怒吼道:“我曾經統率十萬雄兵,都沒有人敢違抗我的命令,你們怎麼敢?”除了拿鴨子出氣,享受十多年的他也時常抱怨自己的生活,回想曾經的富貴生活。

結果,沒有不透風的牆,自己的真實身份敗露,清廷發出通緝,他又開始東躲西藏的生活,最後被一個牧師救了,又開始他的隱姓埋名的生活,期間娶了一個妻子。

兩次危機使得洪葵元總覺得不安全,便帶着妻子和勞工們去了美洲,妻子死後,他又在當地娶了一個黑人女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