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可以追溯到三國時期的曹操身上,他編制了一個專門盜墓的團隊,也就是所謂的“摸金校尉”,專門掘古墓尋龍穴找到值錢的寶貝將其賣出換取軍糧,隨着時間的推移,摸金校尉的盜墓技術非常精進,一度成爲了一個行當,不過到後面摸金校尉的手藝卻逐漸失傳,但是卻依然抵擋不住那些盜墓分子被利益驅使衍生出了各種五花八門的盜墓技術,在近代史盜墓技術最爲精湛的一人應該就屬王紹義了。

王紹義出生在湖南湘鄉,在咸豐年間就投靠到了當時的湘軍,跟着部隊在各地征討,後面自成一派成爲了一方土匪,平時也就是靠着打家劫舍爲生,而王紹義祖輩就是“摸金校尉”,並且將盜墓作爲一門“手藝”代代相傳,當時的王昭儀更是深得真傳。

自1928年二度北伐失利後,軍閥孫殿英由此飽受挫折,眼看着士兵們飯都喫不起了,孫殿英看到了皇室陵墓背後所帶來的巨大利益,便召集當時的士兵,於之進軍到盜墓行業中。當時清東陵就是一塊肥的流油的一塊風水寶地。

不過當時的天下並不太平,四處都有土匪割據,爲了能夠不被土匪騷擾,當時孫殿英就把盜墓宗師王昭儀爲首的土匪一同驅使,等到清理四周後,孫殿英就將炸藥炸開了墓室,將慈禧太后的東陵洗劫一空,後面叫來了30輛馬車將其寶物拖走,而王昭義則在暗處觀察着孫殿英的動向。

王昭義召集到了曾經爲日軍手下當過礦警的張盡忠,這個時候的王昭義坐落在距離東陵30公里外,儼然化身成爲了一個專門彈棉花的,觀察孫殿英的軍隊的動向,也許是家族手藝過於精湛的原因,王昭義可以粗略算出二度進墓室可以盜取多少寶貝,現在眼前就是安靜的等待時機。

直到後面的1945年等到溥儀前往蘇聯後,王昭義就開始了他的盜墓計劃。比較有意思的是當時王昭義爲了樹立自己的形象,居然稱之爲自己是正義的,自己只是讓曾經昏庸的掌權者在下面不好過,這一說法也是得到了當地人的支持,遂即拉攏了不少鄉親們一起去挖掘墓室。

而王昭義更是把盜墓隊伍一分爲二,自己和張盡忠對幾座大的陵統一行動,其中就包括了清東陵,而剩下的百姓則是專門盜一些較爲小的墓室,經過衆人的努力之下,共發掘出了咸豐的定陵,慈安的定東陵、同治以及康熙的皇陵。其中無數的寶貝和文物都被王昭義以及張盡忠兩人一分爲二,流向了海內外市場。

不過很快這次有史以來最大的盜墓隊伍最終還是沒有瞞天過海,首先就是張盡忠,其當時正在聯繫敵黨,就是在這個時候被埋伏已久的警方將其逮捕,而王昭義則是很穩妥,繼續回到了當時彈棉花的地方接着彈棉花,不過在警方的努力下,通過張盡忠的口供以及搜尋來的線索最終還是查出來了這個彈棉花的老頭正是王昭義。

後面發現王昭儀等人共計發掘了11座大陵墓,不過裏面所丟失的文物大部分都找不到了源頭,只有小部分的文物得以追回,讓考古界遭受到了史無前例的損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