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勞斯萊斯突然走進了汽車圈。

當勞斯萊斯也開始“現場談車”時,我突然覺得這次直播可能真的進入了汽車圈。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調查數據:截至2月13日,受疫情影響,我國4S店綜合退貨率僅爲8.54%,其中銷售人員退貨率最低,僅爲4.9%。

由於各地應對疫情的方式不同,4S店的情況也不盡相同,以成都爲例,目前大部分4S店還未獲準復工,因此仍將“部分營業”,員工將輪班工作,處理日常事務。

當線下銷售系統瀕臨停擺之際,廠商紛紛推出“自助”,除了在政策和經濟方面給予經銷商一定的補貼和支持外,最大的行動無疑是呼籲經銷商充分瞄準“零接觸”購車模式。

目前,在傳統購車流程的基礎上,實現了“消費者無需到店上門服務”,但隨着疫情的結束和客流的增加,這種模式只適用於“特殊時期”。

最大的驚喜是在全行業範圍內展開大規模的“現場看車”,過去,“現場賣車”只是小題大做,這是第一次幾乎所有主流品牌都加入了這場戰鬥。

其中,作爲汽車行業的“蘋果”特斯拉,早在春節假期就已經開始“汽車現場談”,隨後商店導購或邀請老車主展示汽車性能、官網預約方式、收費質保、智能電話等,無論是勞斯萊斯、寶馬、奔馳等豪華品牌,還是威萊、紅旗、奇瑞、比亞迪等自主品牌,都加入了汽車行業的“現場盛宴”。

毫無疑問,2月14日,上汽乘用車副總經理餘敬民在直播間就座,爲上汽榮威和明爵兩個品牌“帶貨”,超過50萬人終於在網上觀看了直播,這是汽車行業第一次汽車企業老闆親自上陣。

與京東相比,直播平臺對於單一的合作平臺不再過於挑剔,幾乎實現了內容平臺從汽車領域、tiktok等汽車內容平臺到抖動、快手等視頻內容平臺,再到淘寶、京東等電子商務平臺,內容也比較豐富,從車型介紹、試駕體驗、互動問答到用車技巧和保養講解,幾乎所有的線下體驗內容都轉移到了網上。

或許,誰也沒有想到,多年來推廣“網上銷售”是這樣倉促前進的一步。

在那之前,最多也只有一個“網上展覽館”的成就,而這次,只有“英雄逼進涼山”,我相信大多數經銷商都沒有網上交易的經驗,也許他們還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在“現場看車”的過程中,我依然能清晰地感受到那份匆忙和綠色,畢竟,“錨”甚至都不是成熟的錨。

在看了幾次直播後,我也發現,除了品牌方面直接策劃的直播活動外,經銷商獨立承擔的直播活動的人氣似乎並不高,昨天我看了一場“頂級”奔馳的直播,一個小時內,單個站臺的圍觀人數不足10人,就連當初勞斯萊斯直播時的圍觀人數也不到100人。

最近在與幾家4S店聯繫溝通的過程中,他們都表示:“直播過程中有互動,但參與度確實有限,效果不好”,更直接的意思是“沒有人看直播”。

任何“新事物”的出現都需要習慣的培養,對於汽車行業來說,“現車銷售”還爲時過早,我們不妨從“現場談車”和“現場看車”說起,要做好內容和連續輸出,幫助有購車需求的消費者“足不出戶”看車、聊車、選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客流的“被動損失”。

這場流行病對汽車工業的影響已經到來,但機會往往是在危機中誕生的,過去,大多數經銷商過於依賴線下銷售,然而,在5g時代,線上線下的融合已經成爲一種趨勢,爲什麼不抓住疫情的機會,探索未來汽車流通領域能否提供新的服務?

或許這是一個機會,可以充分利用這一“被動”的機會,提高在線服務能力,促進銷售轉型,真正實現互聯網銷售。

陶濤

後期|處理喆

圖片|網絡

這篇文章的版權屬於流浪之路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