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羯商業評論

所謂遍地是黃金的地方,找到掘金的鏟子至關重要。

- 作者|葛鑫

- 公衆號|摩羯商業評論(ID:Biz-News-Booth)

2018年以來,“下沉”成爲了互聯網行業的核心詞彙。在城市人羣的消費需求被滿足之後,去滿足中國廣袤土地上人們的各種消費升級需求,成爲了各大互聯網公司的新營收增長點。

以“下沉市場四大天王”拼多多、快手、水滴公司、趣頭條爲代表的互聯網公司迅速崛起。一時之間,“下沉市場”仿若遍地黃金。

然而,下沉市場的生意真的好做嗎?在一年前的爆款文章《我在“下沉市場”生活的一個月》中,作者十一爸爸觀察到,下沉市場的用戶不僅僅對價格敏感,對產品的喜好也有自己的判斷,且很難接受超前消費,非常有必要針對他們做獨立的品牌。

下沉市場四大天王中,不同於拼多多、快手、趣頭條可以給用戶提供即時性的滿足,水滴公司的主營業務“健康保險”是一種特殊的消費品,花了錢還暫時看不到效果,用戶收到的是延遲滿足,這也就意味着保險產品更難切入下沉市場。

2016年成立的水滴,僅用了4年時間就快速在下沉市場中獲得一席之地,截至目前水滴公司獨立付費用戶出超過3.2億,相當於中國1/5左右的人口。今年8月20日,水滴公司還宣佈獲得2.3億美元的D輪融資。

顯然水滴公司已經找到了在下沉市場“掘金”的鏟子,但一個客觀事實是,我國三四線城市的保險需求僅僅釋放了冰山一角。中國社科院研究顯示,我國鄉村居民擁有商業保險的人數佔比不到20%。如此龐大的需求缺口,足夠催生一個市值超千億的公司。

剛剛穩住身形的水滴也明顯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在拿到D輪融資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在很多社區和鄉村,水滴開始大規模鋪線下廣告。如此“燒錢”的舉動只有一個目的:通過搶佔用戶心智,提高市場份額。

在下沉市場賣保險,單靠燒錢就可以嗎?覆盤四年動作,水滴是怎樣找到手中這柄掘金鏟的?又能否繼續牢牢握緊?

01

如何打開三四線城市的保險市場?

伴隨着2017年小程序的風口到來,拼多多越來越頻繁的出現在微信各種羣組裏,砍一砍、低價、拼團,讓拼多多迅速成爲下沉市場的寵兒。

彼時,雖然互聯網給各個行業帶來了新的變化,但保險行業仍以線下代理人推廣爲主,傳統保險公司積重難返,更多將重心放在線下而非線上,然而,輕鬆賺取高額利潤的傳統保險巨頭們,沒有動力爲下沉市場用戶提供良好服務。

實際上,大量保險經紀人在下沉用戶眼裏只是“保險推銷員”,他們在中國社會的職業形象不佳,也是這個原因。這直接導致保險產品價格相對昂貴,用戶接受程度較低。

也正因爲如此,給了水滴進入下沉市場的機會。

從拼多多的崛起路徑中,可以總結出打開下沉市場的三個財富密碼:高頻互動、低價吸引、和熟人推薦。

水滴的成長路徑,同樣也是圍繞着這三個核心要素。過去四年,利用這三點,水滴做了兩件事:

第一, 喚醒並滿足用戶的保險保障需求:

第二,讓用戶有需求的時候能夠想到水滴;

水滴公司最廣爲人知的業務水滴籌,是一個爲患病用戶解決醫療資金的互聯網大病求助服務平臺。通過微信朋友圈,以熟人社交網絡爲圓心,形成裂變傳播。

我國下沉市場的保險覆蓋率非常低,而他們的抗風險能力往往較弱,通過水滴籌可以爲他們緩解部分看病貴的壓力。與此同時,在血緣、親緣紐帶關係影響較重的三四線城市,一旦看到身邊的親人、朋友不幸發生了類似的事情,很容易喚醒用戶的保險保障意識,這就構建起了一個能夠直接觸達用戶的健康保險保障場景。

而在當時,保險更像是“一錘子買賣”,保險公司代理人只會自身公司產品,對於用戶而言信息很難對等,且一次性幾千元的大額支出也讓下沉市場用戶很難承擔。

於是,水滴公司推出水滴保險商城業務,利用互聯網將保險產品的“信息差”拉平,用戶可以在線上進行對比、挑選,尋找最適合自己的保險產品。同時,水滴還嘗試推出更多高性價比的產品,並將保險年繳費方式改爲月繳,一方面提高了用戶的互動頻率,另一方面也大大緩解了用戶的經濟壓力。

以水滴百萬醫療險爲例,首月僅需3元,次月起每月也只要幾十元錢,保障金額卻最高可以達到600萬。這種高性價比的保險很快就幫助水滴打開了三四線城市的保險市場。

數據顯示,截止目前,水滴保險商城累計用戶數超過1.2億,保障家庭數超6600萬,覆蓋2988個市縣,其中超過76%的用戶來自下沉市場。預計今年能夠完成140億-150億元的年化簽單保費,實收保費有望超過60億元,較去年同比增長超過300%。

在喚醒下沉市場保險需求後,如何讓用戶選擇水滴而非其他的保險公司?

單純的依靠口碑傳播和熟人裂變,很難持續保持增長的高速度和品牌忠誠度。這就需要打造出水滴的自身品牌,搶佔用戶心智。

近兩年,水滴動作頻頻。2019年6月,倪大紅入職擔任“水滴嚴選官”,2020年1月,海清出席“水滴保險商城品牌推廣官”,2020年9月,水滴開始大規模鋪開廣告。

第一站是在中國新冠疫情起始點的武漢,水滴保險商城的廣告覆蓋了近3000個社區、200+醫院周邊以及50+主幹道密集區域,輻射超過1000萬居住人口。水滴的品牌與服務,開始大規模在中國下沉市場鋪開。

水滴選擇的代言人也十分巧妙,倪大紅和海清都是羣衆基礎非常高的知名演員,其塑造的角色更生活化,用戶不會感受到明顯的距離感,代言人與品牌契合度高,這也是爲什麼老鄉雞和岳雲鵬之間可以產生出1+1>2這種強烈化學反應的原因。

“買保險,上水滴”、“一億人選擇的健康險平臺”、“花小錢,保百病”等不同階段的slogan分別從心智、信譽、用途等角度強化了用戶對水滴保險的認知。

這次水滴的廣告“洗腦”意味也十分顯著,採用“3+3+3”的模式,3段loop+30秒廣告+3個人,用《夜上海》這首深入人心的旋律,不斷重複的音樂loop和舞蹈動作,快速的將“花小錢,保百病”的歌詞印刻在用戶腦中。

00:15

收效也十分明顯。水滴保險商城副總裁李佳曾經分享過一個故事,此前李佳朋友家的保姆阿姨突然詢問起水滴保險是不是靠譜,原因是她在抖音裏看到了水滴保險的推廣視頻,視頻的主角也是一位保姆,因爲買了保險,家人的了大病也有錢治,就讓這位保姆阿姨想要深入的瞭解一下保險,足見其品牌對用戶影響的深度。

02

如何在下沉市場站穩腳跟?

剛剛說到,雖然水滴增速很快,但下沉市場的保險缺口仍然很大。隨着互聯網保險的普及,阿里、美團、360等互聯網巨頭公司也逐漸開始進場,意在搶佔更多的市場份額。

此時,擺在水滴面前的有兩個問題:

第一,如何提高營銷的效率,提高市場佔有率?

第二, 如何滿足用戶的升級需求,擴大公司服務範圍?

互聯網行業的營銷,不僅僅是低價促銷,而是通過挖掘用戶的需求,提供有針對性的產品和服務,更精準更低成本的尋找用戶,擴大市場佔有率。

“智能營銷是水滴創業四年以來最核心的價值。對於如何多方面觸達用戶,如何給用戶打標籤,以及什麼樣的用戶適合什麼樣的產品,甚至同一款產品如何針對不同用戶展示不一樣的賣點,是水滴最強的競爭力。”

水滴公司合夥人、水滴保險商城總經理楊光說到。

今年初的疫情給大部分企業帶來了很大的衝擊,而水滴保險的業務數據卻取得了顯著的增長。2020年1-2月,水滴保險商城新增用戶數超過3000萬,約等於2019年全年的增長幅度。

除了疫情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國民保險意識外,水滴品牌營銷的拉動作用也不容忽視。

春節期間,水滴保險商城與字節跳動合作的新年紅包活動,在春節闔家團圓的大場景下,通過線上互動活動爲平臺帶來了近千萬的新增用戶。

此外,疫情發生後,水滴保險商城快速聯合保險公司推出免費的“新冠肺炎無憂保”、“抗疫無憂險”等產品,並聯合了美團外賣、58到家、叮噹快藥等近200家合作伙伴爲各行業用戶贈送新冠肺炎保障,在跨界合作方面探索出可以複製和推廣的模式。最終,兩款產品一共領取近400萬份。

同時,水滴也在不斷嘗試新型營銷方式,比如保險直播帶貨。水滴公司創始人兼CEO沈鵬曾透露,今年2月起,水滴開始試水直播保險,在公司內部選拔有潛力的員工,通過培訓孵化打造保險領域的網紅,此前最好的成績是一個小時直播賣出近700萬元的長期壽險產品。

沈鵬還透露,在8月20日的水滴公司融資發佈會上,會前和會中,公司的MCN部門策劃了多個直播環節與用戶互動,當天直播內容給公司帶來了超過1000萬的保費轉化。

(水滴保險商城與抖音的紅包雨活動)

此前,曾有自媒體爆料,水滴每天在今日頭條投放價格不菲的廣告,如果此爆料爲真,那麼恰好驗證了筆者剛剛推斷的邏輯,只要控制好投入產出比,那就是在花聰明錢。

提高營銷效率是拓展增量,通過多角度滿足用戶的需求則是精耕存量。

譬如拼多多近年來嘗試將雅詩蘭黛等大牌產品引進平臺,扶持“嫡系”物流公司極兔等,都是爲了更好的滿足用戶的多位高層次需求。

水滴的打法與其類似,一方面通過豐富自身產品種類滿足不同用戶的不同需求,另一方面延展自身服務範圍滿足用戶更多健康保險保障的需求。

從豐富產品種類來看,水滴開始嘗試長險、帶病體保險、老年羣體保險等產品,讓不同羣體都能買得到合適的保險。

從延展自身服務範圍來看,沈鵬表示,水滴想要建立的生態不只侷限於保險,而是圍繞健康保障,希望提供比如醫藥服務、醫療服務、醫院服務、健康管理服務等在內的多重服務內容。近期水滴推出的“好藥付”就是一次健康保障領域的探索,通過聯合藥企、保險公司、用戶三方,讓老百姓支付更少的費用享受到更好的藥品和診療。

03

結語

在一二線城市流量紅利見頂的時候,下沉市場無疑是一片豐沛的流量沃土。但是,如果不能找到切入下沉市場的方式和方法,所謂的擁抱下沉市場或許就是一個概念而已。

下沉市場能否成爲保險的盛宴,關鍵是從“概念”走向“落地”,需要深度挖掘消費者的思維方式、認知習慣、消費愛好,來拓開市場。

水滴的成長已經驗證了下沉市場的保險前景,下一步只有不斷豐富自身的產品和服務,才能持續找到掘金的機會,水滴未來的收效如何,也讓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