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不說具體哪款車,就說整個中國的汽車工業,我們得承認,在世界範圍內,我們就是“小鎮青年”——年產銷量並不能提升太多我們的地位。

但是,“小鎮青年”正在向“都市少年”邁進,而且進步很快,不只是汽車製造業,在其它行業,都能看到,甚至有些產品,無論是產業規模還是競爭力,已經足以拿到地球爲基準的“城市戶口”了。

在這個前進的步伐中,背後有我們很多人的身影,當然,也包括這家汽車廠商。

話說,在國內,有造車新勢力,在純電領域發力,至今大浪淘沙,如今基本已經定型了;也有民營企業,從小作坊一路披荊斬棘,至今誰“弱冠”了,誰還在“黃口”,衆人心中也有定數。

而在一衆“X汽”中,擁有很多企業羨慕的資金、人員、儲備,以及更高的起跑線,但是,我對其中一家則更爲看重,或者說,其行爲帶給我一種心理傾向。

無它。一、誰在自主品牌中做出了可稱道的成績?二、誰在電動領域依舊有一席之地?三、呃~好吧,誰能如他們家一樣出一個脫口秀中獨一無二的趙曉卉?

沒錯,我說的就是廣汽,而這次試駕的正是廣汽傳祺GS3 POWER。廣汽傳祺GS3 POWER 自動擋 基本參數

車身:小型SUV,長4350mm,寬1825mm,高1660mm,軸距2560mm,整備質量1392kg,油箱容積50L

發動機:傳祺第三代270T發動機,1.5TGDI,最大功率124kW(167PS),最大扭矩265Nm

傳動系統:愛信6AT,前置前驅

底盤:前麥弗遜,後扭力梁,輪胎規格215/55 R 18

行駛性能:0-100km/h加速時間8.7s,綜合油耗6.5L/100km

售價:預計10.5萬元

這麼看的話,我對這個品牌有先入爲主的好感,那是否就對這款車就有偏向性了?好吧,正因爲有偏好,所以,我就簡潔談談我對試駕了它之後的一個態度。

首先,廣汽傳祺將改款的GS3 POWER定位爲“高性能智駕SUV”,這個我認爲合適,但是又稱之爲“上勁青年”,我不完全贊同。

“上勁”倒是說得過去的,因爲與廣汽整個氣場吻合,挺上進,但就這款車來說,我更想說它是“上弦”——因爲駕駛着它,我感覺,它一直是上弦的狀態,繃着勁。

至於“青年”,我感覺它更“少年”。沒錯,無論它本身的定位,還是操控它時給我的心境,都覺得它有太多少年心氣——有活力,也有很多荷爾蒙。

但無論怎麼說,無論是“上勁”還是“上進”,在我看來,傳祺GS3 POWER都不太算“上鏡”,特別是尾部,但絕對算得上“強勁”。

這臺發動機擁有博格華納、博世,舍弗勒等技術背書,而目前,它被調教的很少年,當它怠速時你就能通過聲音和振動感受到它有些迫不及待前進。而當行駛起來後,你確實能滿意其動力表現。

實際上,傳祺一直希望給消費者以這樣的形象,169馬力、265牛米(車展上可能會有更新的消息,那就是其2.0T發動機可以達到小400牛米),對付這款車確實遊刃有餘。在重慶的道路上奔馳,我從未覺得它會氣短,甚至根本不在意發動機的轉速——是的,少年嘛,怎麼會虛呢?

至於其熱效率,廣汽傳祺宣稱達到36%,而就在今天,其官方更是通報了在發動機熱效率方面,已經突破了42%。總之一句話,這臺發動機,荷爾蒙挺高,每次我踩下油門踏板,都會有一絲激動。

作爲中年人,我要的就是保持悠然的外表下不怒自威,然後暗自得意。這點GS3相當讓人滿意,至於說發動機聲音,我只能說,我希望能更悅耳一點,不過對於年輕人而言,可能這並不重要。

與長安上的6AT那種“圓滑”和“城府”不同,在GS3上,傳祺同樣賦予了它激情。發動機動力儲備夠,讓人在加速時有信心,這也仰仗這臺變速箱變速,其升擋和降擋同樣也追求速度和爆發力,一點也不拖泥帶水。可以說,在動力傳輸上,GS3 POWER環環相扣,一脈相承。

這個按鈕就能證明GS3的本性了。你看變速箱有S擋,而這裏還提供三種模式,分別是ECO、標準和手動。對,沒有運動,但是在我看來,ECO已然很標準了,而標準的D就已經足夠運動了。

有意思的是它雖有手動模式,可惜換擋按鈕還是在變速箱擋把上,如同通用系,這,就讓操作不夠痛快了。至於碳纖維貼飾,姑且權當是少年心氣吧。

很喜歡GS3的內飾,無論是設計還是材質,以及科技感上,完全不輸自主兄弟,更別提合資對手了。可以從圖片上看到,方向盤下沿的薄膜還未撕掉,但整個車內無任何異味。就此,我只說我遇到的現象,絕不言之鑿鑿,但如有意向,大家可以印證下。

轉向擁有同樣的特徵體質,那就是即便eco模式,使用輕柔,依舊不會讓你覺得松和垮,操作GS3依舊活力四射。事實上,當轉向模式調整一下,手感區別並不那麼明顯。

特別表揚一下語音控制系統以及導航功能,因爲在8D導航的重慶,一天的行程中,我沒有任何走錯路的情況發生,而這個基礎還是駕駛過程,在每一個路口變化中我都相當愜意和隨意。當然,這與7英寸的儀表屏有關,因爲無論調節到舒適還是運動界面模式,字體都簡潔清晰,在觀察數據時一目瞭然。

雖然是一臺小型SUV,但後排的腿部空間還是讓人滿意的。把腳放在前排座椅下,空間充裕,而在右後座,由於副駕駛座椅高度不可調節,則更加自由了。另外,腿部支撐,腰部承託,也很到位。

在前提是年輕和有少年心氣的定位下,對於GS3 POWER,我幾乎找不到特別違和之處,但此一點。這裏不是說後排空間,而是後懸掛。相比於讓駕駛靈活的動力系統,GS3的後懸掛有些太追求“運動感”了。少年心氣此時有些年少氣盛。特別是當遇到突如其來的坑窪,比如減速帶,即便我認爲速度已經足夠低了,但反應還是有些強烈——當我在後排體驗一番之後,的確如此。

最後淺談幾點注意事項:

►1. 前排座椅頭部空間特別棒,非常充裕,即便是女生駕駛,將座椅上調許多,也依舊不會壓抑;

►2. 可惜A柱有些阻礙視野,在轉彎時,我會更加小心一些,當然,這與安全息息相關;

►3.配置上就不用擔心了,不用說7英寸+10.25英寸液晶屏,簡單舉例,前排座椅有三模式智能加熱,並且三檔可調,自動恆溫空調,CN95空調濾芯,納米及負離子發生器,科大訊飛語音助手,ADiGO智能輔助駕駛系統包括FCW前碰撞預警系統等功能,還有博世ESP 9.3。總結

毫無疑問,GS3 POWER很想示人以給的足的直觀感受,無論是動力數據還是各種配置,在實際體驗上,駕駛它也的確很輕鬆,而且不管加速剎車抑或是轉彎高速奔馳,都遊刃有餘,它給予駕駛者的信心非常強。

我猜測,頂配不會多於10.5萬元,而入門級更可能不到8.2萬元。我們評價一款車的價值,一定考慮到其價格。另外,要知道的是,我們之所以能夠以這樣的價格得到讓人滿意的產品,特別是與國外相比,那是因爲我們有極其完整的工業產業鏈。

我真正在思考的是,生產這樣的車型,我們已經沒有技術障礙了,受制約恐怕是更高一個層級了,是認知障礙。當初我們對自主品牌極其容忍,那時因爲它們太弱小了,而如今,相反,對它們我甚至認爲市場以及輿論太苛刻了——當然指的是真正有實力和潛力的品牌。

對我而言,在寫試駕報告時也總有一種田忌賽馬的心理,就是總是將自主的劣勢放大,而對其優勢忽略。比如同級別的合資SUV,它可以有缺憾,還可以被原諒,但對於自主品牌,很多人的要求是,缺憾卻一點也不能有。

我當然承認不足,這是事實,然而卻總是承認不足,否則就很可能被扣上夜郎的帽子。現在的自主品牌,缺什麼?缺技術嗎?缺價格嗎?缺本土化嗎?不,和股市,和戰勝疫情一樣,信心!但信心,的確不容易建立。

恩,深刻就沒意思了。最後說個有意思的,廣汽傳祺將GS3 POWER的對手定爲繽越PRO以及CS35 PLUS。這就有趣了,三款車有三個完全不同的名稱後綴,當然車型性格也不同。

我希望這中間真正有實力者越多越好,南征北戰唱的《我的天空》,很激勵,但是天空是要自己爭取的,因爲,沒人會仁慈地讓給你。

本文作者爲踢車幫 Bono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