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毫无疑问,中国式单身正在被污名化。

一旦得知某人是整个社区/团体中唯一单身的人之后,窥探、贴标签、人格歧视、反社会揣测、不随大流的道德矮化就汹涌而来。

这不是群体攻击,而是基于传统文化、家庭概念、传统社会结构而导致的深层次偏见。

单身状态并不奇怪,除了双胞胎,谁打娘胎出来还自带伴侣呢。但在现实中,如果25岁以后你还保持单身,甚至宣扬单身主义,立刻就会遭围观和质疑。

约定俗成的人生程序、异样的眼神、看似关切实则嫌弃的问询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让单身者如芒刺在身,永无安宁与自洽。

粗略统计一下,在中国,一个人选择单身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

1. 感情上受伤一直迈不过去,拒绝再度开放自己。

2. 原生家庭问题导致始终无法融入到亲密关系中。

原生家庭普遍存在的情感问题:父母离异、重组家庭关系复杂、亲人之间关系畸形(索取型、压迫型、蔑视型)

3. 年龄结构(25岁-35岁-45岁)特征:

A.年轻时候贪玩(25岁---30岁)不看重感情归属,不愿意被情感拘束B.经历过情感、婚姻失败后摆脱束缚,冲出围城后再也不想进去C.45岁年龄段以上选择单身是一种人生观:人性莫测,享受自我4. 剖析:

A. 单身=拒绝人生进一步复杂B. 物质丰厚时代,个体对自身的探索兴趣大于遵循社会规则(单身VS多种社会关系)C. 反对循规蹈矩,认为人在社会中有更多相处模式D. 个人经历导致的心理原因(社会人对关系带来的伤害的本能回避)E. 已觉醒的多数人拒绝在一段亲密关系里孤独终老

80%选择单身的人一般都会呈现出这些状况:情感回避型、工作狂型、超级自我型、超级精明型、看透一切抓紧享受人生型。

无论是哪种类型,单身的他们都与处在婚姻模式中的人有本质的区别。

相比已婚或恋爱人士,单身者更突出自己的性格与喜好,很少向他人妥协,或模糊自己的边界。

而单身者的这些特征,在中国社会尤其是传统城市或地区,就成了特立独行、标新立异和不正常不合群。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其实从全球化进程的大格局来看,很显然,选择单身其实并非单纯的个人行为,这一现象是与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紧密关联的,是可以从更深层面上找到原因的。

一、所有人与社会的关系

人的社会性包括四个方面:

1.相互依存——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他/她必然处在一定的社会结构中。

2.社会交往——是人的自觉行为与需要,这种交往过程中既有精神交流也有物质交换,而社会交往还是社会个体意识和自我意识形成的重要条件。

3.人际关系交往中的道德性——交往中必须遵循共同的社会准则,以保证社会生活正常进行 4.合作性---这是作为一个社会人的社会性中,最关键最深刻的内容。

所以,人与社会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是这样的:

(1)无数个体组成社会,个人存在离不开社会,社会为个人存在提供种种条件。

(2)社会个人是创造并掌握一般社会智力的多个个体,拥有个体不同特征。

(3)社会由个体组成,个人处于多种维度相互交织的社会关系之中。

从社会关系和结构而言,没有任何个体的存在是能脱离社会,每一个个体的行动都与社会产生关联。

同时,由于社会是一个有序的规范,因此个体在一整套成型的社会规范中发展自己,就形成了一定的社会秩序,同时也让社会团结成为可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的观点)

与迪尔凯姆立场和观点完全不同的是,马克思·韦伯的理解社会学,则从个人及其行动出发看待社会关系。

韦伯研究的是社会行动,他认为社会由行动的个人组成,每一个人的行为都有一定的主观意义

也就是说,按照韦伯的观点,个体并不是被动适应社会和规则,而是更主动的与社会构成一种新型关系,而单身就是这种新型关系的一种。

二、全球化背景下的个人与社会形态——相互咬合胶着

多年全球化浪潮,带来了社会及社会关系的巨大转型。

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人作为社会主体,变得越来越具有主导性,个体对自由和自主的呼吁、愿望也变得越来越强烈。

而与此同时,社会对人的规范与控制也在不知不觉中增强,社会与个人的关系呈现出相互胶着不断咬合状态——看似越来越紧密的社会结构中,实际上高度分化,异端性不断增强(反对传统规则的现象越来越多,选择单身的人越来越多)。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形态呢?

这是因为全球化背景下,市场经济这一主要经济形态不断推动人们相互交流交换,以满足人们自身的需求和欲望。

市场经济对个人欲望的充分尊重和激发,不断鼓励个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从而充分促进了个人的独立发展。

从前农耕时代、工业时代不得不与社会板结在一起的个体,在全球化时代获得了充分自由和关注,直接促进了个人意识的增强,个体在社会实践中保持着高度自主性,人性得到了全面发展与解放。

而在另一方面,社会对人的控制也在不断增强。

正如人类学家林顿在“角色概念”中所表述的那样,一个人必然代表一种社会角色。

这个社会角色既享有权利义务,也要遵守固定的行为规范、行为模式,而社会上的这些行为规范和模式,代表着集体对这个社会角色中的人的一种期待。

对于社会中的个人来说,则通过学习和接收社会规则,并遵守社会规范成为社会整体中的一员,正是因为个人不断继承和学习前人的经验技能并传承社会文化,才进一步的改变了整个社会。

而这个过程就被叫做“个体社会化”过程,也即社会牢牢控制着每一个人。

三、被污名化的单身主义者,才是真正懂自己保护自己的人

几代人的生活模式都一样。

几千年来的人生模型都是读书、升学、工作、结婚、生孩子、养孩子、老去、死亡,几乎没有任何其他规模化的人生状态。

这是我们熟悉的社会模式,也几乎是毫无例外的生活选择。

然而当大多数人都已经陷入模式中,当群体中的某个人试图打破这一统一规则时,人们的第一反应只会是:破坏规则的人=有问题的人,而绝对不会试图去了解这个人做出这种选择的原因。

即使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之下,个体差异也不是被理解或被允许的,仿佛社会需要的只是大量的流水线上的复制品。

只要人成为复制品就好,并不需要也不关心人作为个体有哪些个性化的体验和需要,有哪些个性化的地方值得被尊重。唯如此,那股无形的力量才能将人固化在社会结构里。

幸运的是,原本我们很习惯了,但是随着社会接连不断的深刻变化,每一个人也在互联网时代、赛博朋克时代开始挖掘自己,体验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

所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就在一起,不爱了就分开。

所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就在一起,不爱了就分开。

如果这段感情经还没有完全跨越过去,就保持单身状态,而不会为了顺应生活程序勉强跨进婚姻。

所以,越来越多因为遭遇原生家庭问题而不敢迈进亲密关系的人,有了回避和喘息的空间,也堂而皇之的享有着“单身”身份和单身生活,而不再因为惧怕,就勉强自己走进令人恐惧的婚姻,过不想要的生活。

所以,越来越多冲出围城的人,感情里遍体鳞伤无力向前的人选择单身,而不再迫于父母、环境的压力再次走进错误的关系里,混沌一生。

他们或享受生活,或享受疯狂工作带来的成就感,或在群体中狂欢之后,又在独处中治愈身心。顺其自然,一别两宽,何必终生纠缠?

这样才是真正的人性美好。

很有可能,被污名化的单身主义者,才是这个时代中最懂得保护自己,理解自己,并为此勇敢采取了行动的人。

- The End -作者 | 神奇小小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参考资料:[1] Solso, R., cognitive psychology [M].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4[2] Wilkins, R. and Gareis, E. (2006). Emotion expression and the locution “I love you”: A cross-cultural stud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30(1), pp.51-75.[3] Lin, C. E.Putting Your Thoughts On Trial: How To Use CBT Thought Records. Internnational Bipolar Foundation.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