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毫無疑問,中國式單身正在被污名化。

一旦得知某人是整個社區/團體中唯一單身的人之後,窺探、貼標籤、人格歧視、反社會揣測、不隨大流的道德矮化就洶湧而來。

這不是羣體攻擊,而是基於傳統文化、家庭概念、傳統社會結構而導致的深層次偏見。

單身狀態並不奇怪,除了雙胞胎,誰打孃胎出來還自帶伴侶呢。但在現實中,如果25歲以後你還保持單身,甚至宣揚單身主義,立刻就會遭圍觀和質疑。

約定俗成的人生程序、異樣的眼神、看似關切實則嫌棄的問詢形成一種無形的壓力,讓單身者如芒刺在身,永無安寧與自洽。

粗略統計一下,在中國,一個人選擇單身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幾種——

1. 感情上受傷一直邁不過去,拒絕再度開放自己。

2. 原生家庭問題導致始終無法融入到親密關係中。

原生家庭普遍存在的情感問題:父母離異、重組家庭關係複雜、親人之間關係畸形(索取型、壓迫型、蔑視型)

3. 年齡結構(25歲-35歲-45歲)特徵:

A.年輕時候貪玩(25歲---30歲)不看重感情歸屬,不願意被情感拘束B.經歷過情感、婚姻失敗後襬脫束縛,衝出圍城後再也不想進去C.45歲年齡段以上選擇單身是一種人生觀:人性莫測,享受自我4. 剖析:

A. 單身=拒絕人生進一步複雜B. 物質豐厚時代,個體對自身的探索興趣大於遵循社會規則(單身VS多種社會關係)C. 反對循規蹈矩,認爲人在社會中有更多相處模式D. 個人經歷導致的心理原因(社會人對關係帶來的傷害的本能迴避)E. 已覺醒的多數人拒絕在一段親密關係裏孤獨終老

80%選擇單身的人一般都會呈現出這些狀況:情感迴避型、工作狂型、超級自我型、超級精明型、看透一切抓緊享受人生型。

無論是哪種類型,單身的他們都與處在婚姻模式中的人有本質的區別。

相比已婚或戀愛人士,單身者更突出自己的性格與喜好,很少向他人妥協,或模糊自己的邊界。

而單身者的這些特徵,在中國社會尤其是傳統城市或地區,就成了特立獨行、標新立異和不正常不合羣。

橘生淮南則爲橘,生於淮北則爲枳。

其實從全球化進程的大格局來看,很顯然,選擇單身其實並非單純的個人行爲,這一現象是與整個社會的發展進程緊密關聯的,是可以從更深層面上找到原因的。

一、所有人與社會的關係

人的社會性包括四個方面:

1.相互依存——人不能脫離社會而單獨存在,他/她必然處在一定的社會結構中。

2.社會交往——是人的自覺行爲與需要,這種交往過程中既有精神交流也有物質交換,而社會交往還是社會個體意識和自我意識形成的重要條件。

3.人際關係交往中的道德性——交往中必須遵循共同的社會準則,以保證社會生活正常進行 4.合作性---這是作爲一個社會人的社會性中,最關鍵最深刻的內容。

所以,人與社會兩者之間的辯證關係是這樣的:

(1)無數個體組成社會,個人存在離不開社會,社會爲個人存在提供種種條件。

(2)社會個人是創造並掌握一般社會智力的多個個體,擁有個體不同特徵。

(3)社會由個體組成,個人處於多種維度相互交織的社會關係之中。

從社會關係和結構而言,沒有任何個體的存在是能脫離社會,每一個個體的行動都與社會產生關聯。

同時,由於社會是一個有序的規範,因此個體在一整套成型的社會規範中發展自己,就形成了一定的社會秩序,同時也讓社會團結成爲可能(社會學家迪爾凱姆的觀點)

與迪爾凱姆立場和觀點完全不同的是,馬克思·韋伯的理解社會學,則從個人及其行動出發看待社會關係。

韋伯研究的是社會行動,他認爲社會由行動的個人組成,每一個人的行爲都有一定的主觀意義

也就是說,按照韋伯的觀點,個體並不是被動適應社會和規則,而是更主動的與社會構成一種新型關係,而單身就是這種新型關係的一種。

二、全球化背景下的個人與社會形態——相互咬合膠着

多年全球化浪潮,帶來了社會及社會關係的巨大轉型。

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人作爲社會主體,變得越來越具有主導性,個體對自由和自主的呼籲、願望也變得越來越強烈。

而與此同時,社會對人的規範與控制也在不知不覺中增強,社會與個人的關係呈現出相互膠着不斷咬合狀態——看似越來越緊密的社會結構中,實際上高度分化,異端性不斷增強(反對傳統規則的現象越來越多,選擇單身的人越來越多)。

爲什麼會出現這種形態呢?

這是因爲全球化背景下,市場經濟這一主要經濟形態不斷推動人們相互交流交換,以滿足人們自身的需求和慾望。

市場經濟對個人慾望的充分尊重和激發,不斷鼓勵個體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從而充分促進了個人的獨立發展。

從前農耕時代、工業時代不得不與社會板結在一起的個體,在全球化時代獲得了充分自由和關注,直接促進了個人意識的增強,個體在社會實踐中保持着高度自主性,人性得到了全面發展與解放。

而在另一方面,社會對人的控制也在不斷增強。

正如人類學家林頓在“角色概念”中所表述的那樣,一個人必然代表一種社會角色。

這個社會角色既享有權利義務,也要遵守固定的行爲規範、行爲模式,而社會上的這些行爲規範和模式,代表着集體對這個社會角色中的人的一種期待。

對於社會中的個人來說,則通過學習和接收社會規則,並遵守社會規範成爲社會整體中的一員,正是因爲個人不斷繼承和學習前人的經驗技能並傳承社會文化,才進一步的改變了整個社會。

而這個過程就被叫做“個體社會化”過程,也即社會牢牢控制着每一個人。

三、被污名化的單身主義者,纔是真正懂自己保護自己的人

幾代人的生活模式都一樣。

幾千年來的人生模型都是讀書、升學、工作、結婚、生孩子、養孩子、老去、死亡,幾乎沒有任何其他規模化的人生狀態。

這是我們熟悉的社會模式,也幾乎是毫無例外的生活選擇。

然而當大多數人都已經陷入模式中,當羣體中的某個人試圖打破這一統一規則時,人們的第一反應只會是:破壞規則的人=有問題的人,而絕對不會試圖去了解這個人做出這種選擇的原因。

即使在現在的社會環境之下,個體差異也不是被理解或被允許的,彷彿社會需要的只是大量的流水線上的複製品。

只要人成爲複製品就好,並不需要也不關心人作爲個體有哪些個性化的體驗和需要,有哪些個性化的地方值得被尊重。唯如此,那股無形的力量才能將人固化在社會結構裏。

幸運的是,原本我們很習慣了,但是隨着社會接連不斷的深刻變化,每一個人也在互聯網時代、賽博朋克時代開始挖掘自己,體驗自己,成爲更好的自己。

所以,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就在一起,不愛了就分開。

所以,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就在一起,不愛了就分開。

如果這段感情經還沒有完全跨越過去,就保持單身狀態,而不會爲了順應生活程序勉強跨進婚姻。

所以,越來越多因爲遭遇原生家庭問題而不敢邁進親密關係的人,有了迴避和喘息的空間,也堂而皇之的享有着“單身”身份和單身生活,而不再因爲懼怕,就勉強自己走進令人恐懼的婚姻,過不想要的生活。

所以,越來越多衝出圍城的人,感情裏遍體鱗傷無力向前的人選擇單身,而不再迫於父母、環境的壓力再次走進錯誤的關係裏,混沌一生。

他們或享受生活,或享受瘋狂工作帶來的成就感,或在羣體中狂歡之後,又在獨處中治癒身心。順其自然,一別兩寬,何必終生糾纏?

這樣纔是真正的人性美好。

很有可能,被污名化的單身主義者,纔是這個時代中最懂得保護自己,理解自己,併爲此勇敢採取了行動的人。

- The End -作者 | 神奇小小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羣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參考資料:[1] Solso, R., cognitive psychology [M].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4[2] Wilkins, R. and Gareis, E. (2006). Emotion expression and the locution “I love you”: A cross-cultural stud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30(1), pp.51-75.[3] Lin, C. E.Putting Your Thoughts On Trial: How To Use CBT Thought Records. Internnational Bipolar Foundation.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