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釘科技

關於中電熊貓兩條液晶面板產業的收購案,9月23日終於揭曉,全球最大的液晶面板巨頭京東方成爲最終買家,總斥資金額高達121億元。

9月23日晚,京東方發佈公告稱,擬斥資不低於55.91億元收購南京中電熊貓平板顯示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南京G8.5公司”)80.831%的股權,同時擬斥資不低於65.26億元收購成都中電熊貓顯示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成都G8.6公司”)51%的股權。

在此之前,包括釘科技在內的業界均分析認爲,在韓系面板企業逐步退出液晶產能的背景下,拿下中電熊貓產線的只可能是京東方或者TCL華星。那麼最終的買家爲何會是京東方,而不是TCL華星呢?

釘科技此前分析認爲,雖然併購中電熊貓8.5、8.6兩條液晶產線,對於京東方來說具備不小的價值,比如中電熊貓的IGZO和VA技術可以與京東方的IPS技術形成互補,有利於京東方擴大客戶規模和滿足客戶多樣化需求,同時在大尺寸OLED面板領域有更好更快佈局,但在面板產業還處於週期性調整期,以及京東方綜合產能、份額都位居行業第一的情況下,併購中電熊貓8.5、8.6兩條液晶產線的動力可能會有不足。

另外,2019年底京東方領導層也曾公開表示,京東方將停止對LCD產線的投資,更多聚焦OLED以及新興的Mini LED和Micro LED等領域,這也讓釘科技認爲京東方不會輕易出手拿下中電熊貓的產線。

對比京東方來說,處於追趕狀態的TCL華星則似乎有更強的動力去買下上述產線。無論是基於擴大IT市場、NB市場還是TV市場的考慮,抑或是加快大尺寸OLED面板的研發和產業化方面的考慮,TCL華星拿下中電熊貓的動力似乎都更足。

另外,對比京東方高層釋出的停止對LCD產線繼續投資的信息,TCL華星高層屢屢表態會考慮通過投資併購的方式實現更大規模發展,這也讓釘科技看好後者會出手拿下中電熊貓產線。

那麼,爲何中電熊貓的兩條液晶產線最終花落京東方了呢?釘科技分析或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今年以來,TCL華星逆週期併購、投資動作頻頻,繼續耗資上百億資金,恐心有餘力不足,同時也會帶來經營風險。6月,TCL科技宣佈20億投資JOLED;7月15日,TCL斥資近110億成功收購中環集團100%股份;8月,TCL科技又宣佈斥資10.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6.22億元)收購三星蘇州面板廠60%的股權……

據測算,僅8個月時間內的投資和收購,TCL科技就耗資約248億元(含發行股份及可轉債的價值)。如果繼續拿下中電熊貓的產線,又將耗資100億元以上,這對於財務穩健的TCL華星來說,恐怕也是不小的挑戰。

此外,通過併購三星蘇州面板產線,TCL華星的產能、市場份額也已經逼近了京東方,繼續大手筆併購則會帶來不小的管理、運營、銷售等風險。

第二,京東方和TCL華星一樣,看到了逆週期併購的總體價值大於風險,同時在TCL華星緊追不捨的情況下,拿下中電熊貓兩條產線也有利於鞏固技術和市場優勢。在公告中,京東方也表示,收購南京G8.5和成都G8.6生產線部分股權,符合京東方成爲半導體顯示領域全球領導者的發展目標,能夠充分發揮公司市場、技術、運營等全方位能力和經驗優勢,化行業低谷爲發展機遇,完善公司技術儲備,提升生產製造能力,豐富產品組合,強化客戶合作,拓展高端產品市場,繼續鞏固行業領先地位。

第三,中電熊貓是國資背景的企業,其資產、股權的出售勢必會非常謹慎,而京東方同樣是國資爲大股東,二者之間進行資產的交易會相對容易,相對資產出售給民營資本佔主導的企業,風險性也更低。

產經觀察家丁少將認爲,京東方拿下中電熊貓8.5/8.6兩條產線,技術專利產品組合都更豐富了,另外也能拉大與競爭對手的距離。今年以來TCL華星和京東方先後逆週期大手筆併購,兩強聯手推動了全球面板產業格局的加速調整,二者合併份額超過50%,一個由中國企業主導液晶面板的時代到來了。當然也要看到,各類新型顯示技術和產業也在快速發展,技術、產能、經濟性、場景化,對於中國顯示產業而言,都不能少。(釘科技原創,轉載務必註明來源:釘科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