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40年崢嶸歲月,40年風雲激盪。特區成長史是珠海人最珍貴的回憶錄。一代又一代奮鬥者,用汗水澆灌收穫,以實幹篤定前行。

他們的奮鬥,就是珠海經濟特區繁榮發展的真實寫照。恰逢珠海經濟特區成立40週年之際,一方雲頂特約“特區40年·追夢40人”系列故事在南方+APP等各大平臺隆重上線。敬請關注!

“一直在珠海從事餐飲業,印象最深的是航展能給餐廳酒店帶來的巨大人流和經濟效益。”

——“滿庭湘”餐飲連鎖機構董事總經理宗偉傑

1993年,朋友向宗偉傑邀約,“要不要去廣東,去珠海經濟特區闖闖?”那時,宗偉傑還在老家四川的國營企業上班,機電車間裏負責工程設計。他心動了,拋掉“鐵飯碗”辭職“下海”了。

初來乍到,一場猛烈的颱風給宗偉傑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那一年9月27日到的珠海,颱風剛剛過境,到處皆是傾斜的樹木、殘垣斷壁。”

然而,大海的寬廣遼闊和特區的火熱氛圍仍令他激動不已。同大多數南下的人想法一樣,他就想看一看,闖一闖,在更大的天地裏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創立“滿庭湘”

憑着老家積累的工作經驗,宗偉傑很快找到了一份鍍膜公司的設計工作,內心卻對酒店餐飲服務行業有所向往。

恰逢吉大片區一家三星級酒店招聘服務員,通過初試、複試、培訓及娛樂考覈等層層篩選,他被正式錄用。1994年5月,宗偉傑辭職進入餐飲服務業,開啓了涉足餐飲行業的第一步。

宗偉傑很快在工作中嶄露頭角,並晉升爲酒吧部長,之後又分別在珠海賓館、五月花飲食集團等多家餐飲企業工作,先後擔任酒吧主管、樓面主管、樓面經理等職務。從一名普通的服務員起步,他一路做到了酒樓副總經理,對酒店餐飲的經營管理有了很多自己的行業理解。

“1997年我每個月就有6500工資了,拋掉穩定的工作來珠海經濟特區打拼,果然是對的。”漸漸的,宗偉傑感到自己“羽翼”日漸豐滿,便約了個廚師長,再找了個主管,離開五月花飲食集團,自主創業去了。

2002年,宗偉傑正式創立“滿庭湘”,位於吉大園林路30號的一家川湘菜館。後來,“滿庭湘”一度成爲了珠海當地代表性連鎖餐飲企業,2005年延伸發展了酒店業務,2012年時曾在珠海、中山地區擁有10家餐廳和4家酒店。

餐飲業的“三好加一”

作爲一個餐飲人,宗偉傑對行業發展有自己的一份思考。

“像我們這種行業其實做到了“三好加一”,便一定能成功的。”宗偉傑認爲,一是出品好,二是服務好,三是環境好,再加上價格因素,即價格定位合理,就能順利運營了。

“現在很多人在抱怨餐飲業不好做、酒店業不好做,但其實他們沒看到,一些知名火鍋店、酸菜魚店門口依然是在大排長龍。民以食爲天,永遠會有優秀的餐飲企業突圍而出。”

宗偉傑認爲,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傳統餐飲消費形式如今是徹底顛覆了,手機定位、手機點餐、AA制消費佔了主流,“以前我們都是找主幹道街道旁的店鋪,而如今消費的主力在商圈綜合體…..這都是社會變遷的體現”。

2015年,宗偉傑選擇退居二線,把餐廳酒店交給高管打理,瀟灑地成立了一個重型摩托車俱樂部,開啓周遊世界的生活。

“情侶路這麼美,珠海海域這麼美,我常常享受遊艇、摩托艇等海上運動,騎着摩托艇穿越港珠澳大橋,往返於東澳島、桂山島、萬山島等星羅棋佈的小島嶼之間,用心體會這座城市的美好。”宗偉傑說。

【撰文】胡鈺衎 左欣(南方+客戶端)

【圖片】受訪者供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