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常戲稱在學習的道路上總有一個“別人家的孩子”,但劉禪作爲劉備的兒子,非但沒有在三國時期成爲曹魏、東吳眼中“別人家的優秀孩子”,反而一直被後人用“扶不起的阿斗”來嘲笑。其實劉禪接手的蜀漢,並非漢中之戰勝利後鼎盛的蜀漢,而是劉備徵東吳,反而被陸遜一把火燒死大部分蜀軍,糧食不足等弊病全部暴露出來的蜀漢,別說只有一個諸葛亮,那些名將都沒了,就算給他再來三個諸葛亮也拯救不了。

劉禪大智若愚

只不過儘管曹魏對付蜀漢和東吳很有一套,到最後這一切都是爲了司馬氏做嫁衣,到最後真正將這三國鼎立結束,一統天下的是司馬炎。劉禪作爲一個亡國之君,他被押送洛陽後,主要面對的是司馬昭和司馬炎。提起司馬昭,大家都知道一句俗語“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在劉禪前往蜀漢前,諸葛亮的繼承人姜維、鍾會等人已經被殺,劉禪他自己的兒子、孫子等家人都自殺了,受到一系列恐嚇以後,還被封爲安樂公。“安樂”一詞,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就不是個褒義詞,儒家文化中有句話叫做“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個詞就是司馬昭用來對劉禪一輩子的嘲諷,嘲笑他只知道安樂,導致亡國,也是嘲笑他身爲亡國之君主動投降,苟且偷生。這僅僅只是精神層面的羞辱。

劉禪雖然被封了爵位,但並不意味着他像其他的受封者那樣,擁有自己的地盤。此後的一生,他被軟禁在洛陽,還要時不時面臨司馬昭的羞辱。爲了不讓司馬氏懷疑自己,避免像孫權的孫子孫皓那樣死得不明不白,劉禪還要裝瘋賣傻。他在司馬昭問自己想不想念蜀國的時候,爲了安全活下去,他告訴司馬昭自己在洛陽生活得很好,不想蜀國。

司馬昭去世後,他的兒子司馬炎上位,逼着曹奐退位。司馬炎像他父親一樣,作爲一個勝利者更喜歡對失敗者進行精神上的羞辱。漢獻帝劉協沒有退位前曾經封曹操爲陳留王,司馬炎上位以後,封曹奐爲陳留王,由此可見,他並不是一個大度的人。劉禪在這父子兩手裏活到了六十四歲,雖說在古代來說這是高壽,但這究竟是大智若愚,還是苟且偷生,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參考文獻:

《三國演義》《三國志》#劉禪#司馬炎#司馬昭收藏

在劉禪前往蜀漢前,諸葛亮的繼承人姜維、鍾會等人已經被殺,劉禪他自己的兒子、孫子等家人都自殺了,受到一系列恐嚇以後,還被封爲安樂公。“安樂”一詞,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就不是個褒義詞,儒家文化中有句話叫做“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個詞就是司馬昭用來對劉禪一輩子的嘲諷,嘲笑他只知道安樂,導致亡國,也是嘲笑他身爲亡國之君主動投降,苟且偷生。這僅僅只是精神層面的羞辱。

劉禪雖然被封了爵位,但並不意味着他像其他的受封者那樣,擁有自己的地盤。此後的一生,他被軟禁在洛陽,還要時不時面臨司馬昭的羞辱。爲了不讓司馬氏懷疑自己,避免像孫權的孫子孫皓那樣死得不明不白,劉禪還要裝瘋賣傻。他在司馬昭問自己想不想念蜀國的時候,爲了安全活下去,他告訴司馬昭自己在洛陽生活得很好,不想蜀國。

司馬昭去世後,他的兒子司馬炎上位,逼着曹奐退位。司馬炎像他父親一樣,作爲一個勝利者更喜歡對失敗者進行精神上的羞辱。漢獻帝劉協沒有退位前曾經封曹操爲陳留王,司馬炎上位以後,封曹奐爲陳留王,由此可見,他並不是一個大度的人。劉禪在這父子兩手裏活到了六十四歲,雖說在古代來說這是高壽,但這究竟是大智若愚,還是苟且偷生,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參考文獻:

《三國演義》《三國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