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松山城攻防战:这位武将让上杉谦信、武田信玄等人成为配角

日本战国时代,武州松山城是武藏国北部重要的城郭,位在南北延伸的吉见丘陵的西南端,它被《武藏志稿》如此称颂:位在连山之鼻,如孤山一般。松山城标高虽然只有五十九米,但周围是低洼的湿地,看起来宛如孤立的山峰,峨然耸立。

《新编武藏风土记稿》描述:山脚有市之川流经,南有深田和岩石直立。过去在山顶有池水……为一座天然要塞。虽然这是一座天然的军事要冲。再加上城下流经的市野川水运发达,可说是水陆交通汇集,极为便利,因此也是经济要地。今天的故事就围绕着松山城展开,主角是战国初期名将太田道灌的曾孙太田三乐斋资正,配角是武田信玄、北条氏康、上杉谦信。

永禄三年(公元1560)八月,上杉谦信越过三国峠,进入关东平野,同时发出檄文,邀请关东诸将加入他的麾下,讨伐北条氏。而在弘治三年(公元1557),上杉宪政就已经将家名和关东管领的职位都让给上杉谦信,代价是讨伐北条氏。

上杉谦信

此前,上杉谦信一直在信浓国的川中岛与武田信玄展开对战,双方可谓旗鼓相当、不分胜负,也因此无法满足上杉宪政的愿望,直到这次终于可以腾出手,正式向关东出兵,讨伐不义的北条氏。

事实上,此次上杉谦信出兵也是因为前年上洛带来的后续影响。当时,上杉谦信前往京都拜谒室町幕府的将军足利义辉,正式得到关东管领就任许可,显示出上杉谦信的名正言顺。

此次的檄文发布后,太田资正立即展开行动。太田氏是前关东管领扇谷上杉的重臣世家,相比于上田氏立即向北条氏屈服,太田氏一直坚持反北田氏的立场。之后虽然短时间臣服北条氏康,但当上杉谦信到关东后,太田资正就成为反北条的领袖。

太田资正

在《异本小田原记》中提到:道誉(三乐斋)经常聚集浪人们,有时召开军事会议,听闻自国或他国擅弓矢者的故事,从早到晚努力听取情报,随时准备攻城而毫不懈怠。且上为之,下效之,岩付千骑的武士也都崇尚勇武,无人可比

此外,上杉景胜的参谋,直江兼续曾很肯定地说:“自古以来的名将,没有人比得上谦信和三乐斋。”因此太田资正也成了日本闻名的勇将。这位太田资正在永乐四年(1561)九月,突然率兵夜袭松山城,最后赶走了城主田暗朝直,占领了这座城。

太田资正随即让七泽七郎担任城主,这个人继承了前关东管领扇谷上杉氏的血脉,过去数年间一直在奥州流浪。太田资正为其起名为上杉新藏人宪胜,让三田五郎左卫门和太田下野守等骑兵二百人、士兵两千五百人进入本丸,将广泽兵库助信秀及高崎刑部左卫门利春等配置在二之丸。

遗留至今的松山城

北条氏康、氏政父子知道这件事后悔不已,无论如何都想夺回松山城,不时向松山出兵。但太田资正总是可以很迅速地从岩支城调兵支援,所以北条氏一直无法攻下松山城,只能望城兴叹。

实际上,援军之所以会如此迅速,是使用了令人惊讶的布置。太田资正将岩支城饲养的狗放到松山,松山饲养的狗放到岩支,有敌袭的时候,在狗脖子上绑上竹筒,装入书信,然后放狗出去,狗就会全心全意向故乡奔去。

这就是所谓的“三乐犬的交换”,据说这是日本国内可以确认的最早军犬使用案例。且太田资正还另外下了一番功夫,用白色的涂料涂在密函上,如果不用水沾湿,文字就不会出现。

北条氏康

松山城落入太田资正之手,这对于北条氏而言非常致命,所以北条氏康、氏政父子在永禄五年(公元1562)十一月底,率领前所未有的三万五千大军包围松山城,就算是太田资正,面对这样的大军也只能束手待毙吧!

北条氏康、氏政父子选择十一月围城是有原因的。这时越后会被大雪封住,所以攻击时可以不用顾虑上杉谦信的援军。但就上杉谦信的性格而言,他即便要踏过深雪也会派兵支援,因此北条父子需要在短时间之内攻下松山城。

不过,太田资正用来守城的都是万中无一的雄兵,加上储存了大量的武器。《谦信公御年谱》记载:百放之矢、炮筒列于前方,向下击出……其声可令天地震动,晴空云掩,山河云暗

简而言之,北条军屡攻不下,不断有士兵战死。终于在北条阵营中,出现了流言:最近上杉谦信与安房的里见氏合谋,要派出大量援军。北条氏康、氏政父子开始焦虑,立刻派出使者向甲斐的武田信玄求援,因为当时双方仍是盟友。

面对北条氏的求援,武田信玄回复:二月下旬将前往增援。但北条父子担心夜长梦多,一再恳切请求:事态大抵如此,还望阁下出马相助。终于,武田信玄派出了两万大军前往松山城。

攻城大军增加到五万五千人,松山城被层层包围,攻城大军发出了如雷鸣般可撼动泰山的呐喊。为了怕被看出城内只有三千孤军镇守,守城军完全不予理会敌军的动静,只是不断回以枪击。

这样攻击下去完全没有效果只会徒增伤亡,因此北条、武田联合军果断地决定改变攻击方式。提出了利用金山众从外部挖通贯穿城郭内的坑道,切断水源,让城郭崩塌的作战方法。

金山众一边用竹束阻挡铁炮,一边从四面八方挖坑道前进。终于二郭开始崩塌,不过守城方当然不会置之不理,也将大量的水从地上灌入坑道中,使坑道吸水变软、崩塌。许多金山众遭到活埋,让这个作战不得不中止。

随后攻城方又对守城方采用新的计策。在确认松山城的武器和粮食都将耗尽之际,守城军士气逐渐低迷之后,攻城方派出了使者。其实,他们只是想欺骗守城方,达到让守城方打开城门的目的。

北条氏康阵营中有一位名叫胜氏部大辅的武士,他原本是太田资正的手下,于是北条氏康派他伪装成岩支城前来的使者进入城内,积极劝降守将上杉宪胜。守将上杉宪胜相信胜氏部大辅是太田资正的手下,便以确保自己和士兵的性命为条件,在永禄六年(公元1563)三月四日开城投降。即使后来知道被骗了也于事无补,但守城的士兵却因为得救,上杉宪胜也受到善待。

不过上杉谦信所率领的越后军,其实已经来到了松山城附近。因为太田资正再三请托,所以上杉谦信不顾危险,冒着大雪越过三国峠,据说他在开城的隔天就到了,只能说谦信晚了一步。

因此上杉谦信叫来太田资正:“竟然将城交给新藏人(上杉宪胜)这么软弱的人,还提出无用的救援要求,自己不过用掉了一些弓矢,未免也太令人生气了。”(《关八州古战录》)而且上杉谦信还表示,想要杀了太田资正。(《相州兵乱记》)

太田资正不慌不忙地拿出城内士兵人数、兵粮、武器弹药的记录,并冷静告知他捉了上杉宪胜两个儿子作为人质。上杉谦信听了这些说明后终于恢复些理智,但看到上杉宪胜的儿子又再次怒火中烧,下令将他们吊死。之后攻下北条阵营的骑西城泄愤后才返回越后。

然而因为松山城的陷落,武藏北部的北条势力又一举提升,战国的势力版图也有了大幅的变化。在诸将一面倒地臣服北条阵营的情况下,只有太田资正继续抵抗。在永禄七年(公元1564)七月的国府台合战中,北条军大败。七月,太田资正的儿子氏资私通北条阵营,太田资正被逐出岩支城。

但太田资正并未因此感到颓丧,他成为常陆佐竹氏的客将,屡屡立下战功,并以片野城为据点,计划夺回旧领地。之后又过了十几年,天正十八年(公元1590),丰臣秀吉带着二十万大军包围小田原城,这个时候,太田资正前往丰臣秀吉的本阵,并在隔年见证了北条氏的灭亡。仿佛是安心了一般,太田资正在七十岁时结束了他的一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