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的艱苦,爬雪山、過草地死傷無數,無數惡戰最後到達陝北時中央紅軍只剩下七千餘人,所有這一切給了很多人一個印象,認爲紅軍在長征中,在戰略上一直是很被動的,最後雖然在陝北安定下來,也只是恰巧陝北那裏還有紅軍最後一塊根據地。毛主席縱然又極高的軍事才能,也只是保住紅軍沒有完全潰散而已。

其實,紅軍在長征過程中,整個戰略態勢曾經徹底翻盤,甚至可以說,幾年內拿下整個西北都不是什麼難事。

紅軍在長征時那麼困難,在過湘江後,在進入陝北前,爲什麼不潰散,這是很多人疑惑的問題。這裏面固然是紅軍的信仰,但毛主席的超高的軍事才能,也是廣大紅軍指戰員的信心不散的原因。

一二三次反圍剿,從三萬對十萬,到三萬對三十萬,打的蔣介石威風掃地,打得紅軍信心百倍。雖然五次反圍剿,在王明勢力的控制下失敗,但是毛主席還在,整個國民黨勢力中,就沒有人是主席的對手。這一點在遵義會議後,很快就展現出來,紅軍在幾十萬敵軍的圍剿下來去自如,如入無人之境。在過完金沙江,和四方面軍會合後,事實上當時紅軍的戰略態勢已經完全翻盤。

電視劇裏的張國燾

當時紅軍兩部加起來已有十萬之衆,當時軍委的計劃是,迅速向北拿下松潘和平武,然後佔領整個川陝甘的廣大地區。而這時在這一代佈防的胡宗南主力還沒有過來,拿下這兩地,打開北進突破口是很輕鬆的事。1943年國共合作時期,胡宗南在重慶時就說過:“當時我們的人很少,我的司令部設在城裏的一座庭院裏,我記得我曾想,要是我被抓住,該怎麼辦?我想起了周恩來老師,他會關照我的。”

胡宗南的心態無疑也證明了這種極爲有力的態勢。而中央紅軍長征以來一直的追兵薛嶽部,這時還被擋在金沙江對岸。紅軍真正是處在一個重兵居於對方的無人之境的位置。

而一旦迅速北進,會出現什麼樣的態勢呢?我們可以看看後來陝北紅軍東征打閻錫山,以及西路軍打馬步芳就知道了。

東征,陝北紅軍才一萬四千人,就把整個閻錫山集團完全壓制,以至於閻錫山冒着被蔣介石吞併的危險,請求中央軍入晉。那麼,若是十萬紅軍在此,掃平山西是很快的事,根本就不會有什麼中央軍入不入晉的事。

西路軍看似失敗,但是其剛開始時的一路勢如破竹,以及後面苦戰時雙方的表現,當時的徐向前判斷,只要把四方面軍留在陝北的一萬多人調過來,就可以完成在河西走廊這裏站住腳建立根據地。

那麼若是十萬紅軍北進,打掉整個馬步芳集團都是可能的,至少拿掉他的主要地盤沒有問題,一次紅軍向西打通新疆接通蘇聯也不是難事。那,接下來面對抗戰,紅軍就可以直接得到蘇聯補給了,這種前景真是好的不敢想象。

陝西這一塊,還有就是張學良部,很多老紅軍的回憶都說,當時的東北軍士氣極度低落,戰鬥力很差。而當時陝西最富饒的地方全都在張學良手裏,以至於,當時中央紅軍到達陝北後,很多人,包括林彪,都希望往南發展,打張學良。

縱觀當時的西北地區,沒有任何勢力可以阻止紅軍迅速發展,一旦紅軍北進,在37年7月前,拿下整個西北,以此成爲紅軍的大本營都不是什麼問題。馬家軍三部縱然能暫時不全軍覆沒,拿掉他的主要地盤沒有問題。

所以,長征,並不是我們很多人一直以爲的,紅軍一直處在被動的位置。當時,拿下瀘定橋,過了雪山,和四方面軍匯合後,紅軍的整個戰略態勢事實上已經徹底扭轉。

毛主席確實是挽狂瀾於既倒,不搞清上面這些,就無法真正瞭解長征,無法瞭解毛主席完成了怎樣高明的戰略。

那,爲什麼當時的紅軍沒有立刻北進呢?當時四方面軍的領導人張國燾,在戰略判斷上極爲悲觀,不敢走這種大手筆棋,同時,他那時急於奪權。所以當時紅軍6月14日會師,然後一直在開會扯皮,一直拖到8月,足足耽誤了兩個月的時間,終於給了蔣介石調整的時間,胡宗南的增援上來了,各險要地區的工事也完成了,薛嶽部也終於趕了上來,紅軍重新落入被圍追堵截的險惡態勢

這樣,纔有那個非戰鬥減員巨大的過草地。過草地,本來是不需要的,這一點雖然是完全沒有爭議的事實,但是竟然很多人不知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