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是《亲爱的自己》陈一鸣和李思雨的分手夜。

看过他俩分手的那场戏后,老夫久久未泛涟漪的心啊,起了微澜,

想起我那刻骨铭心的爱情,虽然早已如被岁月风干的死鱼一样不成样子,但那股子咸味儿还是在的。

朱一龙回到家里的一场哭戏,差点把我的老泪整出来,幸亏我有一颗饱经风霜的早已干涸的心,而且我对他俩的分手其实还有一种期盼,这俩人,在一起太累了。

我对他们的分手,真是有着期盼的。

但尽管如此,还是心疼这俩人,毕竟,他们的分手无关对错,只不过各自对生活有不同的追求罢了。

李思雨哭得像个孩子,不舍又绝决,这段戏,刘诗诗和朱一龙的表演在恰到好处的收放间形成相互衬托的效果,朱一龙的收敛衬托出刘诗诗的心痛。

独自回到他们共同的买下的婚房后,朱一龙的表演,丝丝入扣,如剥洋葱一般,初时没有感觉,当朱一龙将陈一鸣的内心层层剥开给观众看后,不由得令人心碎!

慢慢走进房间的陈一鸣,看着这个物是人非的婚房,想起他和李思雨的点点滴滴,不由得悲从中来。

往昔的恋情有多甜蜜,而今的分离就有多痛苦。

李思雨双手环着他的脖子轻声说过的情话还萦绕在耳畔:你永远都可以把握我。

但事实上,陈一鸣从来不曾把握过李思雨,而李思雨,也从未认真把握过这段爱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再好的房子,都没能留住爱情,也只落得个“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的感慨。

剧中插曲应景地响起,低婉哀怨的男女声合唱,歌词写满情伤:走着走着,就丢了你…………

也许是陈一鸣太急着证明难分离,太急着缱绻在一起,太想证明他们爱情的牢固,他想结婚,但是他没有得到爱人的回应。

他失望了,绝望了,心碎了。

朱一龙这段哭戏,真的是无可挑剔的,哪怕就是一个路人,不是朱一龙的粉丝,在这段戏中,也难挑出朱一龙表演上的瑕疵。

心里劝自己坚强不哭,但情感又冲破了克制堤坝,泪水奔涌而出,哪怕是自己一个人在家,但是他有一种深深的委屈,因为他们的分手是彼此相爱,却未能相互理解所致,他心疼的是这段感情,他放不下的还是他曾经视如珍宝的爱情。

没有做动图,只通过两张图片就已经能感觉到陈一鸣的情绪了。

心痛、委屈、不舍,他不知道,他怎么走着走着就把爱情弄丢了。

这场哭戏,是内敛的,是隐忍的,是委屈的,也是心碎的。

朱一龙的微表情真的是非常好的,细节把握得几近完美,嘴角的抽搐带动着下巴肌肉的颤抖,情绪瞬间冲出屏幕,直抵观众心底。

朱一龙最能打动人的,就是他的哭戏。

为什么他的哭戏如此具有感染力?

这涉及到表演中的一个词——男演员的脆弱感。

女演员朱迪.福斯特曾经如此评价表演:我想女性演员最好的特质,有时是一种疯狂,对于男性,我想最重要的是一种脆弱感。我能被伤害,我很敏感。

苍白瘦削的傅红雪,眼神里有着无所适从的不安和悲凉:

黑化后疯狂成魔连城璧竟然也有着一种迸裂欲碎的脆弱感:

《情定三生》爱而不得的迟瑞:

《知否》里痛失爱人的齐衡:

他善于用哭中带笑诠释人物内心无以言说的痛苦,但在每部戏中的诠释又决不雷同。

他眼底有一种深不见底的忧郁感,这种忧郁让人看了顿感无尽的孤独,继而会去心疼他,如同人内心深处一道最美的伤痕,让人心疼又不舍。

这种压抑到禁欲的脆弱感,有时会有一种迷离的美,而这种美,是弱向的美,没有攻击性,反而有一种寻求保护的凄艳感。

说实话,当初被朱一龙圈粉,就是因为傅红雪的脆弱感激起了我的怜爱之心,苍白、孤独又凄凉的傅红雪,让我心疼至今。

他就像一樽精致的冰雕,凄冷而又惊艳,唯美而又脆弱,这是朱一龙的特质。

画条分割线,以上对朱一龙演技的诠释,并非彩虹屁,我自认我还是能够跳出粉丝滤镜去看问题的。

回到《亲爱的自己》。

昨天的分手夜,有人痛哭有人笑。

看看王子茹,车晓赋予她的这个如少女怀春般的笑容,直接暴露了她的色心。

王子茹要老牛吃嫩草了,不过还好,车晓比朱一龙大六岁,而且朱一龙因为太瘦,是稍显成熟一些的,两个人组个新CP还是可以接受的。

王子茹的颜值、气质,以及角色的气度、智商和能力是没一点问题的,但是,这个人心术不正,有点阴险,老奸巨滑的样子实在让人看着不舒服。

看目不过她这一笑,倒显出几分可爱来,车晓鼻子大概率整过,看着很不舒服。

要不然,气质是好过刘诗诗的,虽然我期待他们之间发生点什么,但我还是希望陈一鸣和李思雨最终能走到一起,毕竟都是两个很优秀的人,重要的是,两个人都是光明磊落的好人。

今晚的剧情,应该会有王子茹和陈子鸣的感情进展,也许,这是对李思雨最有力的提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