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知識碎片化時代,每天面對數以億計的海量信息,我們生怕漏過了任何一次吸收知識的機會,總感覺自己時時刻刻在學習,甚至有種“學富五車”的錯覺。

可回過頭來,當你放下手機、關掉電腦,細細梳理本週、本月甚至本年度,捫心自問:我學到了哪些知識呢?

對於他人,我知之甚少,故不敢妄加評論,但對於自己,算得上知根知底,倒是能夠說得上幾句(客觀與否,就無從知曉,但至少發自肺腑,真誠倒是有的)。

2019年,已經步入12月,回顧這一年來,看似在馬不停蹄地學習,買書花了不少碎銀子,報刊雜誌讀了不少,豆腐塊文章也發表了一些。但靜下心來想一想,腦袋卻空空如也。

茫然四顧,書架上擺放着各類書籍,有的甚至都尚未開封,有的在心血來潮時偶爾翻閱幾頁,即使少數通讀一遍的書籍,幾乎沒有留下多少印象。

倒不是說,作者寫得不夠好,而是自己讀得不夠真,走馬觀花看一遍,缺乏深入思考總結;偶爾有所感觸,旁批幾句,甚至有寫篇千字小文的打算,最終卻僅僅停留在標題階段。

言歸正傳,聊一聊今天的主題:讀《毛選》。

我書架上的這套《毛澤東選集》,已擺放了四五個年頭,卻從來沒有完整地看過一遍,甚至連十分之一都不到。

這是一套紅色封面的《毛選》,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新華書店發行,根據1952年8月1日版重排本、1966年7月改橫排本,1968年11月湖北第5次印刷。

1968年,對於我這個標準80後且靠後的人來講,實在是夠久遠的了。這是一套已過“知天命”的舊書,泛黃的頁面無聲地訴說着它的年輪,紙張質量卻是出奇的好,絲毫沒有破敗殘損的跡象,着實佩服當時造紙的能力和水平。

當然,最令我關注的,是每冊僅0.58元的價格,四本合起來也才兩塊多。當然,沒有生活在那個年代,對當時錢的購買力不太瞭解,問過我母親,說是兩塊多可以買一斗(換算過來就是40斤)小米,用現在每斤小米7元的市場價格來算,這套書的價格也算是可以的了。至於真實與否,小生就無從知曉嘍!

愛一個人,需要理由嗎?這是縈繞在很多人心中的“神問”。同理,讀一本書需要理由嗎?或者再具體一點:讀《毛選》需要理由嗎?我談談自己的三個理由吧!

理由一

打發百無聊賴的時間

可能,有人會說:你這是矯情,誰信呢?

不管你信或者不信,這就是我讀這套書的真實意圖。雖然生活在宜昌這種中小型城市,約三五個朋友打打麻將、唱唱歌,或者擼個串喝點小酒,日子也算得上有滋有味。但這些,都不是我所喜歡的,相較於熱鬧,我更喜歡獨處。當然,也有囊中羞澀的原因。

曾有朋友建議我追劇啊,也曾打開電視,但卻發現沒有自己想看的:看青春劇吧,怕心靈受不了那份摧殘;看古裝劇吧,被現當代編劇蹂躪之後的歷史,那還能叫歷史嗎?看近代抗戰片吧,穿着嶄新的衣服打仗已經令人作嘔,還得忍受“手撕鬼子”這種腦洞的折磨;紀錄片稍微好些,但看着看着就沒了興趣。

鑑於種種原因,打發百無聊賴的時間,唯有讀書最經濟最實惠,也對自己最有用。

理由二

加深對偉大領袖毛澤東的認識

猶記得,已過世的外公跟我講起毛澤東,那份對偉大領袖毛澤東的愛戴之情,對黨領導人民建立新中國,人民當家做主人的驚天地泣鬼神的壯舉滿懷感激之情。現如今,外公已經去世兩個年頭,很想念他老人家,所以就用讀這套反映毛澤東在革命戰爭年代和新中國成立初期的著作,算是對外公的緬懷吧。

正所謂,文如其人。想要了解一個人,拜讀他的著作是個不錯的路徑,既然想了解這位世紀偉人,索性就從手頭的這套《毛選》着手吧。

理由三

積攢點“爬格子”的資本

兩年前,當我還在中部地區某縣委政研室供職時,曾向省委政研室的領導諮詢過:想要提高文稿寫作能力,推薦些書唄?那位領導便推薦了這套書,並且要求至少讀三遍。也正是這次對話,我在舊書市場上淘來了這套《毛選》,耗費了我一個月的早餐錢。

起初,還是認認真真地看了一段時間,近乎“啃讀”的節奏,速度非常慢。可是,三個月之後,爲了與家人團聚,我通過考試進入了目前供職的事業單位。工作性質的變化,與文字打交道不再如以前那麼密切,加之要適應新崗位,讀《毛選》這事兒就擱淺。

前些日子,參加一次省廳組織的政研骨幹培訓班,與省政府研究室一位處長閒聊,聽說我的從業經歷後,他建議:不要荒廢了自己,年輕人還是應該加強學習。

正所謂,一語驚醒夢中人。回想這兩年,自己貌似都沒有完整地看過一本書,更別談學習了,寫點東西也完全是在“啃老本”。培訓回來後,便暗下決心,多讀書看報,積累些知識,即使不能在工作上有多大幫助,提升下寫作水平總還是可以的。

囉嗦這麼多,寫這篇文章,也有一點私心,那就是將啃讀《毛選》這件事公之於衆,希望朋友們能夠監督我,有了您的鞭策,自己纔不至於成“懶驢”。(文/雪山飛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