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曲解中国这件事上,好莱坞又过分了。

这是老蒋周末看完《花木兰》后,最深的感受。

对于普通观众和迪士尼来说,《花木兰》的表现都是让人失望的。

今天不讲《花木兰》本身,而是聊聊看似无辜的好莱坞电影,如何被用来夹带美国“私货”。

01

拍好他国故事,美国不会再用心

好莱坞一向大手笔,拍中国元素的《花木兰》也舍得花钱,真金白银砸了2亿美元。

据说团队投入了几个月时间研究南北朝历史,为了以防万一,甚至连剧本都让中国相关部门几轮审阅,演员阵容都是影帝影后级别,方方面面的诚意全都拉满。

一顿操作猛如虎,天花乱坠地一顿爆吹,上映之后大家一看——

就这?

看看花木兰磐涅重生后大凤凰之翼,这特效水平简直像好莱坞外包给三流国产手游团队做的:

再看看《权力的游戏》里龙妈出场这个气势!花木兰的特效真的走心了吗?

李连杰扮演的中国皇帝,老道造型让老蒋一度怀疑,迪士尼几个月的功课都做了些啥?

也许只做了衣领的功课,层层叠叠了6层,是对尊贵有什么误解吗?

还有巩俐饰演的女巫,只看脸,这是个京丑;只看服装,像《权力的游戏》用剩的服装。

拼在一起怎么看怎么出戏!

还有花木兰一言难尽的“对镜贴花黄”,“佛妆”那么多画法,迪士尼的造型师非挑最惊悚的配色。

再配上更诡异的媒婆妆,好莱坞这是要拍恐怖片?

上承魏晋,下启隋唐,鲜卑汉化,佛教入华的南北朝,被他们研究了几个月之后,就做出了这种水平?

通过这些妆容、女演员的样貌,好莱坞要展现的不是纯粹的东方美,更多的是一种“异”——

用整齐划一的单眼皮小眼睛高颧骨,来体现种族的“异”;

用夸张的浓妆和繁冗的服饰来区别西方,满足西方对东方神秘主义的想象,来展现文化的“异”。

通过好莱坞电影的文化反向输出,来对话东方观众:

“异”才是我们想从你们身上看到的美。

对“丑的刻画”带来猎奇感和文化差异,再套上东方文化的帽来满足观众对未知文明的想象。这就是美式的逻辑流氓和认知强奸。

但偏偏夹带完这些腌臜私货之后,整个片子的“干货”还稀烂。

不,是根本没有干货,有的是一个支离破碎的故事线和一堆单薄的“纸片人”。

作为中国功夫的名片之一,李连杰成了个奇怪的工具人:

明明是个帝王,却头铁偏要单独出去跟反派茬架,没等发挥打戏优势,就稀里糊涂被五花大绑等待处置了:

将军的设定特分为了2个角色,一个是甄子丹饰演的唐将军,一个是安柚鑫饰演的陈宏辉,一个配角的戏份被分成2个,结果就是2个人物都不饱满。

甄子丹成了花木兰父亲的战友,陈宏辉成了花木兰最帅的战友,没有更深厚的友谊,也没有爱情线,情愫暗生也被编剧一把掐断。

也是,在好莱坞的传统里,亚裔从不配和女主有感情线。

还有花木兰自己,她的磐涅心路更是让人看的一头雾水。

从军十年的木兰,她的成长一定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电影时间所限不可能全部刻画出来,但至少有几个关键的转变节点、让观众看到成长痕迹吧?

比如,木兰如何认知自己在军队中的身份,以及战友们如何接纳她的身份等等。

但现实却是,这些都没有!

在最高潮的“人物完全体进化中”,仅仅仅仅是一场打戏过后,木兰输了,盯着刻着“忠勇真”的祖传宝剑看了一会儿就突然顿悟了,突然就找回强大自我了。

这比最常见的主角光环突然爆发,反派死于话多都要生硬一百倍。

这段的编剧是从红牛和士力架广告里请回来的吧?

喝瓶红牛“就你的能量超乎你想象”了?

吃块士力架就“横扫饥饿活力无限”了?

盯着宝剑看一会就任督二脉彻底打通进化完成了?

……

这都是啥啊?

这么多年了,好莱坞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没有丝毫进步,用一个套着中式壳子的迪士尼传统公主病魔幻片来中国圈钱,扑街也是意料之中的。

这不是好莱坞第一次拍中国故事,《功夫梦》、《功夫之王》都有今天《花木兰》的通病。

好莱坞拍中国故事的巅峰水平,可能还停在76年前的《龙种》。

《龙种》和《花木兰》在主题、人物设定和剧情上有许多相似点。

都讲女性平权,女主角都亲自上阵杀敌,都是进步女青年和传统世俗格格不入,也都面临忠孝和传统伦理的困扰。

但是,在人物成长和故事线的处理上,《龙种》高级多了。

《龙种》的背景是上世纪30年代末的中国农村。

女主角小玉是四世同堂老谭家二儿子的妻子,和花木兰一样,在和平时期,小玉也是个“刺头”。

看书、识字、参与大学生组织的集会,做许多家庭妇女不会做的事,惹得公公婆婆一家各种吐槽。

没多久,日军兵临城下,小玉第一个响应抗战号召,组织抗战。

区别于个人英雄主义的《花木兰》,小玉没有抛家舍业、弃丈夫孩子于不顾一心打日本,电影里的小玉是个有血有肉的正常人,她仍然保有东方女性的含蓄、顺从、而又坚韧。

一边照顾孩子,一边组织战斗,很“中国”。

不过,毕竟是好莱坞的手笔,小玉依然凭借一己之力端掉了日军司令部。

从热血冲动,到懂得顾全大局,小玉的成长痕迹在战争的催化下非常明显。不仅如此,影片里每个配角的变化也有明显体现:

谭家大儿子一向逆来顺受“以大局为重”,后来杀起鬼子也毫不犹豫;

谭家老二从一开始连夫妻感情都处理不好,到最后领导全村抗战;

战争的残酷让谭家老三彻底迷失,他成了杀人不眨眼的暴徒,也侧面反映了战争的又一个副作用;

还有谭老爷子,宁肯好吃好喝养着日本人也不想逃走,到最后硬气地放火烧家。

甚至还有一个“识时务者为俊杰”的小市民代表——谭家女婿吴连。

为了自保他选择跟日本人合作,但因为对人情的坚持,在后来知道老丈人家截杀日本人也没出卖他们。

之所以说《龙种》是部神作,不仅因为它对小人物的耐心刻画,还在于对中国农村生活细节的还原。

比如,婆婆要把食物嚼烂再喂给小孙子,被小玉制止了:多不卫生啊。

再比如,同样是还原真实的中国,《龙种》用两年时间在加利福尼亚搭建还原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村庄,并且毫无违和感:

而《花木兰》的还原,是在南北朝时期里塞进去源于宋代的福建土楼。

胡乱堆砌中国元素,希望通过大红灯笼、福建土楼、太极、佛妆、中国诗词等古典元素来讲述中国故事,但不合时宜的运用让迪士尼的努力显得不伦不类。

在好莱坞描写中国精神风貌的电影里,《龙种》真算得上是有史以来最为公正的,不黑不吹也没有造谣。

为什么在二战尚未结束的1944年,美国会如此用心地拍中国抗日片?

恰恰就因为那是二战接近尾声、世界政治格局初现端倪的1944年。

美国需要在远东地区有个靠谱的代理人,而亲美的蒋介石政府便是目标之一。

因为美国需要中国赢,所以在二战中,美国不仅为中国提供物资,还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兵种,还拍了这部为政治服务的主旋律神作《龙种》。

虽然已经是主旋律电影了,但在《龙种》的海报里,我们依然能看到好莱坞对东方女性“美”的“理解”。

这也充分说明,好莱坞深厚的功力不仅在于电影生产线的强大,还在于利用看似无辜的艺术作品来隐晦地传递政治意图。

直到今天,好莱坞依旧在将政治意图融进电影中,并将其表现得似有若无,非常自然。

可为什么以多元文化著称的美国,再也无法客观公正地拍出别国作品了?

02

好莱坞丢失的“气节”

有个英文单词叫Cultural Appropriation,翻译过来叫“文化挪用”,意思是一个文化底蕴欠缺的国家,可以通过手段来挪用他国文化,为自己所用。

这是英国为首的欧洲社会曾对美国做的事,就在美国拍中国故事《龙种》的那个年代。

在三四十年代,音乐剧、歌剧、舞台剧还是西方上流社会的专利,想彰显自己的地位和见识,就得对这些繁冗的文化活动门儿清。

毕竟欣赏歌剧得有一定的门槛,所以音乐厅、歌剧院也算是西方上流社会的一个交际场所,说不定多少亿的生意能在这些间隙促成。

而这种高雅的文化,着实让没什么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的美国吃不消了,作为当时的弱势文化,美国又不得不硬着头皮去适应。

在文化挪用的压力下,美国有多矛盾和无奈,也许用《泰坦尼克号》表达最合适。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泰坦尼克号这艘豪华巨轮本身就是一个意象之物——

轮船有一等、二等、三等舱位,现存社会制度下,人类也由于肤色、种族、财富被分了等级。

《泰坦尼克号》也可以说是一部美国向英国“致敬”的电影,一部新生资产阶级向日渐没落的贵族的致敬。

年轻的Rose同时象征着没落的英国贵族和三四十年代备受英国钳制的美国。

Rose属于英国的那部分,是她的贵族出身,有家世有品位,奈何家道衰落,母亲为了维持贵族身份可以随意安排她的未来。

Rose是不快乐的、被禁锢的,上流社会的礼仪让她透不过气。

直到她遇见了Jack。

Jack和胖太太莫莉·布朗分别代表不同时期的美国。

Jack来自三等舱,但是爱冒险(开船前5分钟赢得船票),有学习模仿能力(素描功底),勇敢,有领导力(带领其他室友用沙发撞开了船员把持的铁链门),崇尚自由。这些也是美国的特质。

胖太太莫莉·布朗则象征着英国贵族对美国的看法——尽管是暴发户、土大款,但毕竟是有钱人。

再然后英国这艘永不沉没的日不落帝国撞到了象征二战的冰山,迅速沉没,为美国的崛起带来机会。

Rose的母亲就是沉没前的欧洲巨轮。

就算家道中落也要保持贵族的高贵,想办法维持风光时的礼遇,奢华、高傲、虚荣这种深入骨髓的东西,已经改变不了。甚至到了逃生的紧要关头还问救生船有没分级。这也是那时美国所鄙夷的。

离开泰坦尼克号后的Rose脱胎换骨,做喜欢的事,做疯狂的事,活得很好很久。

这就是两个Rose,不但是美国与英国政治关系的隐喻,也是对好莱坞电影工业崛起和欧洲传统歌剧衰落的隐喻。

夹带政治私货,从好莱坞起步时就已经开始了。

下一步就是进行稳定的输出。

为了赢得最大利润,好莱坞制片商对一些爆款影片进行大量仿制,从中寻找和归纳了一些成功模式,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影片类型。

不同的文化会孕育出各种带地域特征的电影类型片,比如中国的武侠片,日本的武士片、印度的歌舞片,而好莱坞通过公式化的情节、定型化的人物、图解式的视觉形象(大漠、驿站、福建土楼、仙人掌、酒馆等等),整体模块化地生产,奠定了早期美国电影大规模文化输出的基础。

截至去年此时,全球总票房排行前十都被好莱坞承包了:

媒体人@智先生 曾根据本土影片票房和美国大片票房做了一个对比图,全球范围内只有中日韩挡住了好莱坞的洪流侵袭,而我们的排行榜前十也有两部是好莱坞电影。

这意味着,美国不仅是我们在经济、军事领域要面对的劲敌,也是文化领域里极强大的霸主。

美国把电影工业做大做强之后,发挥多元文化民族综合体的优势,把“文化挪用”运用得炉火纯青。

比如《功夫熊猫》,中国自己还没准备好去做,就被电影工业起步更早的美国抢先做了。

关键是做得还不错,和《花木兰》一样把中国元素各种堆砌,也把西方社会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凑齐了,然后反向输出中国;

阿拉伯的寓言故事《一千零一夜》,就被美国人搬上荧幕,拍成《阿拉丁》,同样占领了中东地区的票房榜首;

北欧拍不出的《驯龙高手》和《冰雪奇缘》,法国拍不出《美食总动员》、英国也拍不出《爱丽丝梦游仙境》、《勇敢的心》和《指环王》,好莱坞拍了,欧洲电影蔫儿了;

巴西拍不出《里约大冒险》、伊朗拍不出《波斯王子》,埃及拍不出《木乃伊》,东非拍不出《黑豹》,马达加斯加当然也拍不出《马达加斯加》,好莱坞也都“代劳”了。

看似美国在帮世界各国宣传文化,其实是重新解构了各国的文化,套用别国的文化外衣来表达美国的价值观。

像《花木兰》一样,在垄断全球解释权之后,好莱坞代替我们向全世界发声:“我代表中国来告诉你们,这就是真正的中国”。

对于那些从不出远门的人、尤其是儿童来说,好莱坞电影呈现出的东西就会被误认为是真实的人文风俗,并且根深蒂固,这会进一步强化国家之间的偏见和误解。

钝刀子割肉的结果就是,继迪士尼为各国打造了安娜、仙蒂、莫阿娜、爱洛等一票公主之后,其他国家也都在等迪士尼出一个自家公主。

迪士尼或者说好莱坞成了造梦与精神文化的象征,比我们自己还要“懂我们”,让人或稀里糊涂或心甘情愿地掏钱。

03

中国观众对好莱坞态度的转变

对于曾经的中国来说,自家演员、导演能进军好莱坞是极高的荣耀,而演员、导演本身在行业的地位也会一路飙升。像已经走向国际舞台的成龙、章子怡、巩俐、李连杰等,还有导演李安、吴宇森、张艺谋等。

就算我们觉得好莱坞电影烂片多,但也不得不承认这些烂电影确确实实代表了我们这个星球上关于剧作这个领域的最高水平。有中国人甚至华人被好莱坞认可,是值得骄傲的。

但后来国人越来越不待见好莱坞了。

首先,好莱坞的流水线作业的套路败了许多观众缘。

比如这版《花木兰》就反映出好莱坞工业流水线的弊端——剧本工整得过了头,让天花乱坠的细节努力不但白费,还变成了它的反面:僵硬,跳脱。

所有好莱坞的情节安排,一本《千面英雄》套上就能搞定,比如英雄的原型怎么找参照,“导师”如何帮助英雄觉醒;如何设置心理阴影、怎样为英雄设置障碍、再让“英雄”失去亲密盟友或导师……

几乎所有好莱坞大片里都能看到这种美式思维的沿袭,塑造一个个等待觉醒的个人英雄主义的“超级英雄”,观众已经被倒了胃口。

“好莱坞必须做出改变”是很多外媒呼吁了很久的事,但好莱坞的变革就是启用黑人、女性、亚裔来做主演,而过去的套路和偏见依然存在。

为了在中国市场圈钱,好莱坞还曾启用一些“中国特供”影片,有中国演员跑龙套,但在国外影院上映时会把中国演员剪掉。

对于好莱坞这种两面三刀的做派,几年前王健林曾霸气回应:中国观众不吃这一套。

硬气的背后是一波中国资本的反杀:

2012年,万达收购全球排名第二的美国AMC影院公司,完美地跨出了“提升中国电影地位”的重要一步。

只要中国有好影片,进军北美市场就如同好莱坞影视涌进中国。

写在最后:

中国导演杨德昌曾说,电影延长了我们人生至少3倍。作为艺术和生活的载体,电影让观众感受到不同的人生经历,有更开阔的眼界和更多的思考。

作为领头羊,好莱坞的创造力正在衰退。

过去十年中,有太多富有才华的作者导演,从大片厂的头部项目中“撤退”,闹得不欢而散。

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注意到以超级英雄电影为代表的IP大片,越来越倾向于非知名导演执导。

2008-2018年10年间,好莱坞的产量也在下降。与之相反的,是以Netflix为代表的流媒体产出影片数量的成倍增长,而且类型多样化远胜大片厂电影。

从《纸牌屋》到《黑镜》《爱,死亡和机器人》,Netflix似乎总能不断制造出,受到年轻人追捧的爆款作品。

所以说,好莱坞的地位也不是绝对坚固的。

如果他们坚持用俯视的姿态去拍别国的故事、曲解别国文化,那么,这些不必要的政治因素,或许会在最后把好莱坞这艘豪华巨轮拖向深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