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就是我,本來的我

愛情究竟是什麼?

其實王小波在《愛你就像愛生命》裏早就給出了答案:“只希望你和我好,互不猜忌,也互不稱譽,安如平日。”

愛情從不是單方面一廂情願的付出,更不是拼盡全力的取悅對方。

而是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平平淡淡,沒有拘束,舒服而又自在。

記得前些時間看到這樣一個故事:

有女人爲了犒勞自己,用剛發的工資買了一個很昂貴的包包。

但當男朋友知道以後卻一味的怪她亂花錢,說她敗家;

兩個人去約會的時候,她想喝果汁,但男友卻說:“三塊一瓶的不行麼?非要去飲品店的,浪費”

當她看到一個笑話,興致勃勃講給男友聽的時候,男友卻說:“這有什麼”。

在愛情裏,對方的一個不經意的一句話,便可能影響你一整天的心情。

生活中他的不屑與不理解,映照着你的委屈與壓抑,便很難將愛情維繫下去。

要知道愛情並不是一個人的迎合與取悅,而是是你笑的時候他能懂,你難過的時候他亦能陪。

在彼此面前是真實的自己,無需僞裝,無需迎合,也並無委屈。

彼此舒服,纔是真正的愛情。

02

“我可以”遠不及“我願意”

前段時間去電影院看了新上映的《我在時間盡頭等你》,整部劇下來,讓我印象最爲深刻的,是邱倩的笑容。

她和林格因爲一場意外,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輪迴。

但無論輪迴到何種年月、何段年齡、哪個城市,都依舊能夠相依相守在一起的故事。

聽起來或許是一個非常老套的劇情,但隨着劇情的推進中,生活給了邱倩一個問題,也給了現實中的我們同樣的問題:

如果有一個貧窮、生活不穩定、學識能力樣樣比你差但他又無比愛你的男人;

與一個家境殷實、學識淵博、能夠完成你的夢想,爲你創造無數種可能,並且也非常愛你的男人。

你會選擇哪一個?

應該有很多人會對後者所心動吧。

更甚至已經幻想到了未來喫喝不愁,喫穿無憂,懷抱着夢想幸福生活的場景。

那如果再加一些條件呢?

前者知道你喜歡喫的小零食,而後者只會說它是不好的食品不讓你喫;

前者會在你人生的重大時刻拼盡全力到場爲你慶賀,而後者永遠在“忙”,永遠“沒空”;

前者能懂得你生活中的小情緒,而後者只會覺得你是“無理取鬧”、“無事生非”。

可能每個人會有不同的選擇,而邱倩選擇了前者,選擇了沒錢的林格。

原因很簡單:

雖然他們住的合租房燈光暗沉、水管時常破裂、環境小而緊促,但並不影響林格每天變着花樣的給邱倩做她愛喫的飯菜;

雖然兩個人生活來源靠的是一個又一個的兼職,但這並不影響兩個人在拿到一份又一份工資時的欣喜若狂。

生活本就是這樣,一點又一點的驚喜堆砌,讓未來充滿無限可能;

愛情也本是這樣,彼此無拘的生活,充滿着歡樂,便能抵過世間萬物。

陷入現實中的大多數人,總是很容易被愛情以外的事物所幹擾,或金錢、或顏值、或物質。

但生活歸根結底是兩個人的相依相偎,當有愛的時候,這些外部力量是加分項;

當無愛的時候,這些外部力量只是你我的負累與束縛。

就好比電影中的邱倩,很多人都覺得作爲在舞蹈界有一席之地的她,有學識的吳航會更適合與她相守終生。

可愛情哪有什麼適合與不適合,邱倩可以與吳航在一起,但總沒有她與林格相依相偎來的更願意。

其實很多時候,在愛情裏,萬貫家財比不過真心以待;有求必應比不過拼盡全力爲你而來。

簡簡單單,才最幸福

究竟什麼叫愛情中的“舒服”?

是你的喜怒哀樂小情緒,他都懂。不會在你開心的時候潑你冷水;不會在你難過的時候惡意嘲諷。

他能跟上你生活的步伐與你同向而行,而你亦如是。

從不覺得《知否》裏的墨蘭過的有多麼幸福。

雖說她嫁給了自己夢寐以求的富家公子,卻整日被婆婆施壓,被丈夫不待見,和院子裏的妻妾勾心鬥角。

即使有萬貫家財,也很難看到墨蘭漏出什麼微笑。

也從不覺得如蘭嫁的有多麼不幸,雖說是低嫁,只是一個家境貧寒的窮秀才。

兩個人一個飽讀詩書,一個大大咧咧,但彼此交流總是能夠舒心又自在。

其實在婚姻裏,比愛情更重要的是彼此的契合度:性格的契合、三觀的契合、生活方式的契合。

對牛彈琴的愛情總抵不過心有靈犀;雞同鴨講的交流也遠沒有心照不宣來的自在與舒適。

最後將網易雲熱評中的一句話贈與你我:

“你總會遇到一個人,恰如其分的適合你,不用刻意遷就,任意撒嬌,你們相愛,並且默契”。願你我共勉。

作者:微說情感,一個有溫度、有態度的文字寫作者,自由撰稿人,有上千婚姻案例分析經驗的情感導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