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求活得完美,但求活成最美的自己。

人生,不求活得完美,但求活成最美的自己。

這世上,你最愛、最不可辜負的,首先是獨一無二的自己。

對自己足夠好,然後才能欣然地與他人相處,發現真正美的生活。

正視自己,接納自己;對自己寬容、對自己溫柔,做真實的自己,你纔會美麗。

1

接納自己,就是美。

樹有樹的美,草有草的美,花朵有花朵的美。

每一個人的美,它們有它們自己的位置和存在的道理。我們每一個人,都有獨一無二的美。”

沒有人是完美的,這個世界也是不完美的。

其實世間萬事萬物,完美本無標準。正所謂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完美亦是缺,有缺亦完美,何來相區別?

凡事都具有多面性,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到不同的風景,不同的思量自有不同的妙處。沒有什麼是絕對的好或壞,美或醜。

曇花固然美麗,卻只是剎那花開;牡丹雍容華貴,卻華而不實;維納斯之美當令世人讚歎,但卻少了一雙臂膀。仔細想來,這世間諸物,完美與缺陷本就同生共存,互相襯托。

就算曇花一現,只是稍縱即逝,但它美就美在一如流星般的短暫,留給世人無限的回味與美好的記憶,這缺陷,何嘗不是美得令人喟嘆;牡丹華而不實,但又有多少人鍾情於它的嬌豔妖嬈;就連那殘壁的維納斯,也正是因爲少了臂膀才美得別緻獨韻,無可取代。

正因爲不完美,一切才變得更真實,更具體,也更合理;也正因爲不完美,人生才變得更有意義,更可愛,更值得探索。

所以我們不要去追求所謂的完美,因爲只有不完美的生活,才能成就最完美的人生。

每個人生來都不完美,但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美。

曾經看到過這樣一段話:“每個痛苦的人心中都有兩個我,一個不完美的我,一個完美的我。不完美是人的本性,因而這個我是真實的。

完美背離了人的本性,因而這個我是虛幻的。承認不完美,我們就能找回真實的自己,雖不完美,但卻完整。”

承認自己的不完美,然後坦然接受這樣的自己。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世界正是因爲諸多缺憾的存在,而成就了更多的美麗。追求完美,是一種弊病,累己累人。其實很多事情,我們都沒有必要執着於完美。有時候,不完美,反倒能促成另一道靚麗的風景。

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無論對生活,還是對自己,都少一分挑剔,多一份隨和愉悅。

一個人的成長,就是從接納自己的不完美開始。

接納自己的不足,發揮自己的長處,你就是一個完整的人。

懂得自我接納的人,腳下的路會走得更順利。

2

真實的自己,就是美。

人都非常渴望自由,以爲擁有了很多東西就會自由。

其實,真正的自由是做一個真實的自己,說想說的話,做想做的事,見想見的人,當然前提是利人利己。

許多人覺得做人很累。做人累是因爲你做了太多自己不想、不願、勉爲其難、違背自己真心的事情。

那麼爲什麼,你會經常違背自己的心願說話做事呢?你不是想做一個虛假的人,是因爲你害怕。害怕別人知道真相從而不喜歡你,害怕自己被人抓住了弱點,就不安全了。

迄今爲止,我還沒有發現不喜歡和真實真誠的人相處的人。其實,不管什麼人都喜歡與直率、真實、真誠的人相處。

我們生命的過程,就是成爲真實的自己的過程。

最真實的自己,就是願意撕掉生活的假象,發現某種更本質、更接近於真實自身的東西。

人生苦短,何必給自己和生活帶上面具,力求事事完美。要知道,美,不是僞裝,而是真實的展現。

我們會迷茫,會焦慮,會心碎,當我們用面具來掩飾這些脆弱和迷茫的時候,所承受的痛苦其實更加地難以忍受。

所以,讓我們痛苦的不是眼前不完美的生活,而是強求完美的心。

與人交流時無需掩蓋,無需急切地期待被肯定,被認同,也無需討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判斷,你是什麼樣,終究會呈現出什麼樣,裝不了,也遮掩不了。

當你做真實的自己時,別人自然會找到和你的關係定位。喜歡你的自然會接納你,不喜歡你的也不用浪費彼此的時間。不用去猜測別人,因爲你很難猜準。弄清楚自己,也就看清了他人。

時間久了,你就有了自己的品牌和口碑。真實真誠是這個時代更爲稀有的人文品質。

去和真實相遇,去和能接納你真實的人相遇。

允許你真實的人,纔是支持你活出自我的人。

保護你的真實的人,纔是點亮你生命的人。

3

溫柔的自己,就是美。

很多人認爲,成長就是一個披上鎧甲,變得更加強大的過程。可經歷了很多事情後,才發現,成熟,有時候是從變得溫柔開始的,溫柔待己,也溫柔待人。

林志玲曾說,“我要溫和而堅定地走自己的道路”。

溫柔,是一種包容的力量,它包容萬物,用合適的方式,給予生活中的人和事每一次恰到好處的尊重。

溫柔不是表面上的輕聲細語,更不是刻意討好,而是悲憫包容,對世界和他人釋放的最大程度的善意。

溫柔是在時間流淌中沉澱下來的氣質,它不僅僅在於你眉眼帶笑的神態和語氣,溫柔更多的是在你爲人處世的細節裏傳達出來的東西,禮貌、耐心、寬容、有分寸。

溫柔不是妥協,不是軟弱,而是一種極致的力量。

溫柔體現的,是一個人的修養和認知。

只有足夠勇敢、堅毅,纔給得起別人溫柔。

人這一輩子,不過是爲了尋找到一個更好的、更溫柔的自己。

學着對自己溫柔一點,才能發現生活中的更多美好和善意。

真正的成熟,原來是慢慢給自己的生活做減法,學會對自己溫柔。

溫柔真的是人間最美好的品質了,是以慈悲之心去看待人世間,是“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是放大了美好,寬容了黑暗。

生活的褶皺裏,藏着塵埃,起風時,便會塵土飛揚。我們無法改變風向,也驅除不了塵埃,唯一能做的就是溫柔地對待自己和他人。

別在意別人怎麼看自己,脆弱和痛苦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停止對自己的懷疑和成見,接納不完美的自己,找到適合自己的,就是美的。

當我們學會了接納自己,感受生活的美好,學會去欣賞路邊的一花一草,感受生活原本的價值和意義,你就會發現,美的生活從來都是溫柔又真實的東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