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編從映象網獲悉,繼示範區火龍音樂噴泉在朋友圈刷屏以後,濮陽龍湖附近又將有大動作,總投資約11億元的三個文化新地標:龍域城(龍宮)、僧一行科技館和城市書屋正在對接洽談之中。

其中龍域城(龍宮)項目預設選址濮陽示範區東湖西岸,依託用地現狀及未來濮陽市規劃發展情況,由中國傳統文化提取設計要素,將中國傳統龍文化血脈融於設計之中。佔地面積大約50000平方米,投資概算5.5億元。將建設濮陽縣、清豐縣、南樂縣、範縣、臺前縣、華龍區和示範區7個展館,展廳內容包括上古時期、古代時期、中古時期、近代時期各個時期的名人、軼事、文明發展史。此外,龍域城試圖打造千米龍文化藝術長廊,把從上古時代至現代數千年的龍的演變史展現在世人面前,成爲龍都濮陽一道靚麗的藝術風景也讓更多人瞭解一部可觀可品的龍文化演變史。

僧一行科學館擬選址衛都大街北、濮上北路西,佔地約53畝,建築面積5萬平米,投資約5億元。僧一行科學館將未來科技探索、文字尋根,龍鄉文化、紅色教育融爲一體,建築結構載體爲騰飛之龍,按照一館兩廳四中心的發展模式打造。包括僧一行科學成果館、夢想飛翔展廳、未來機器人展廳、全息劇場—VR演繹”中心,酷炫“黑科技”體驗中心,空中無動力兒童科技中心和青少年科學活動中心。

僧一行是濮陽曆史上十分重要的文化名人,生於濮陽市南樂縣(原魏州昌樂縣昌城鄉聞弦裏),是大唐高僧、密宗之祖、著名科學家、數學家、預測學家和佛學家。僧一行短暫輝煌的一生創造了不少世界第一:他是世界“十大科學家”之一,在法國科學會展館與牛頓並列;他是世界上第一個實測地球子午線1°長度的科學家;他是世界上第一個發明自動計時裝置的人;他是世界上第一個發現恆星運動的天文學家;他是世界上把太陽視運動遲疾總體認識引上正確軌道的第一人。1952年,僧一行被蘇聯評選爲中國“四大科學家”之一。

城市書房選址在環北龍湖及周邊社區和綠茵跑道兩側相關公共綠地之上,大約建設100個左右,每個書房面積在60~120平方米左右,預計總藏書約75萬冊,共計約5000萬元投資。城市書房項目是具備24小時開放條件的場館型自助公共圖書館。

龍域城(龍宮)、僧一行科技館和城市書屋三項目將龍都文化、文字尋根、國學實踐、非遺文化學習、中華傳統文化教育融爲一體,打造提高全民文化素質、知識創新的展示平臺,文化強市、書香濮陽、文化旅遊服務平臺、青少年傳統文化實踐基地。爭創國家級傳統文化與旅遊業結合的示範項目,帶動濮陽市周邊區域經濟、文化發展,創建濮陽文化旅遊新地標。

龍湖作爲豫北最大型的人工生態水系,是濮陽市民休閒娛樂的重要場所,近幾年龍湖附近一派生機,各種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各類配套項目紛紛上馬,已經成爲城鄉一體化示範區當之無愧的發展橋頭堡,奮進排頭兵。

9月23日,濮陽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與北京中科浩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中科浩鼎提出的文化旅遊項目召開對接洽談會。在本次洽談會上,三個重量級文化項目得以披露,三個項目分別是:佔地面積大約50000平方米,投資概算5.5億元的龍域城(龍宮)項目、佔地約53畝,建築面積5萬平米,投資約5億元的僧一行科學館項目和100個左右,投資5000萬元的城市書屋項目。

衆所周知,濮陽市作爲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顓頊遺都”、“帝舜故里”之稱,被中國古都學會命名爲“中華帝都”。曾出土距今6400多年的蚌塑龍形圖案,被譽爲 “中華第一龍”。中科浩鼎通過把文化資產與城市有機結合,建立城市政治、經濟、人文良性發展脈絡,讓濮陽傳承龍文化,同時龍文化再賦能濮陽。這也是落實濮陽市委市政府“文化強市、書香濮陽、科技興濮”的戰略,全力打造龍都品牌,創建國家級創學研基地以及國家開放式AAAAA級龍湖旅遊景區的具體舉措。

對接會上,中科浩鼎集團總裁李霄光介紹了公司背景及運作方向,集團項目運營管理副總王建強詳細描述了僧一行科技館、龍域城(龍宮)和城市書屋三個項目主要內容及發展方向。最後,示範區黨工委書記郭慶元表示要積極引進第三產業促進濮陽發展,並與各領導幹部對項目落地問題進行探討。

期待三個項目早日落地實施,相信建成後的龍域城(龍宮)、僧一行科技館和城市書屋一定會成爲濮陽市民乃至冀魯豫周邊羣衆的重要網紅打卡地和文化匯客廳,一定能滿足人民羣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一定能助力濮陽的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