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行動方案一年來,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關於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決策部署,緊扣“高質量”和“一體化”兩個關鍵,紮實推進皖北承接產業轉移集聚區、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和“世界中醫藥之都”建設。

加快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這一年

亳州跑出加速度

加大基礎設施建設

高質量承接產業轉移

1.着力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一個地區的發展和振興,都是以交通建設爲先導,從而帶動整個社會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商合杭高鐵全線貫通,結束了我市無高鐵的歷史,爲我市接入長三角城市羣打通了高速通道,使我市交通區位優勢得到了進一步提升。亳州機場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及相關附件已報國家發改委;淮阜城際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已通過省發改委審查,用地預審等前置要件正在抓緊報批;亳蚌城際鐵路、“三洋鐵路”亳州段前期工作正在推進。亳蒙高速公路項目專班已成立,國省幹線公路提檔升級。新建續建國省公路幹線11個,其中續建項目10個,計劃開工項目1個,總里程204.508公里,年度計劃總投資1.6億元。引江濟淮亳州境內主體及配套工程加快建設。加快5G網絡建設,截至目前,我市已完成5G基站400多個,5G套餐用戶逾19萬戶。

2.着力打造平臺載體夯實承接基礎。全市6個省級開發區按照“規劃全覆蓋、土地全報批、徵收全完成、基礎設施全建設、項目全填滿”五全要求,圍繞產城一體化發展,統籌推進主城區和開發區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各開發區路網、電力、熱力、通訊等基礎配套設施進一步完善,建成區全部實現了“七通一平”。截至6月底,我市省級開發區實際建成區面積達134平方公里,入駐企業3379家、同比增長18. 2%,其中,工業企業1296家、同比增長24.3%,對接長三角中心區,園區合作共建取得重要進展。截至目前,亳州高新區與上海月浦工業園區、金華經濟技術開發區、溫州浙南沿海先進裝備產業集聚區平陽濱海分區、浦江經開區分別簽訂園區共建合作協議。亳蕪園區與浙江省國家級開發區富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省級開發區浙江省頭門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打造具有戰略合作示範性質的五金機電產業園和中興科創產業園。

3.着力承接產業轉移取得新突破。圍繞主導產業,大力承接中醫藥製造和中醫藥服務產業,瞄準滬蘇浙重點企業,突出強鏈補鏈進行招商。1-8月份,新簽約長三角項目74個,總投資233.5億元,其中: 32個項目來自江蘇,總投資84.3億元;28個項目來自浙江,總投資44.6億元; 14個項目來自上海,總投資104.6億元。亳州高新區作爲承接產業轉移集聚區建設的先導區,已有近20個長三角區域投資項目簽約落地,總投資近240億元。總投資60億元的上海九間堂中醫藥科技健康園項目、總投資10億元的浙江頤高生命科技創新園等項目正在積極推進中。

圍繞目標定位

高質量發展重點產業

1.高質量推進“世界中醫藥之都”建設。《世界中醫藥之都(安徽亳州)建設發展規劃(2020-2030年)》)今年1月獲省發改委等單位批覆實施,市政府及時印發2020年工作任務分解,落實落細落小,分批分階段組織實施,責任到人。任務涵蓋中醫藥全產業鏈14個方面110項重點工作,力促中藥農業現代化,升級改造中藥製造業,發展中醫藥貿易,提升中醫藥文化影響力,推進做大做強做優中醫藥產業鏈。截止目前,全市新簽約現代中醫藥產業項目49個,總投資88.2億元。其中配方顆粒、成藥製造,中藥提取等產業鏈項目有31個,總投資54.9億元。

2.高水平推進“皖北歷史文化和中醫藥文化黃金旅遊圖”建設。積極參與長三角區域旅遊共同體建設,在旅遊項目建設、線路打造、宣傳營銷方面加強與長三角各城市的對接和交流。在合肥、南京開展“亳州旅遊進社區活動”45場,在周邊20個地市設立駐地營銷機構,積極開拓省內外旅遊市場,“道源問道”精品旅遊線路成爲長三角區域網紅旅遊線路。2019年芍花養生旅遊文化節和2020年雲賞芍花期間舉辦了騎行大賽、花海巡遊、網紅抖音直播等旅遊賽事活動,總參與遊客達310萬人次。亳州旅遊宣傳片在上海鐵路局所轄654趟高鐵電視屏幕免費循環刊播;藥博會期間亳州印象系列海報在徐州東站大屏免費播放10850次。發放1500萬元文旅消費券,吸引長三角遊客來亳旅遊消費。

3.高標準推進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建設。蒙城縣成爲安徽省首個上海市外蔬菜主供應基地,已與35家生產經營主體簽訂了供滬蔬菜生產協議,協議面積3.77萬畝,作爲全省20個綠色高質高效行動項目實施縣之一,參加了2020年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聯盟聯席會議,並現場簽約項目3個,簽約金額12.8億元。譙城區(中藥材)作爲全省首批“一縣一業(特)”全產業鏈示範創建單位,1-8月份,中藥飲片加工產值達121.4億元,同比增長6.3%。渦陽縣與上海鵬欣集團簽訂兩百萬頭肉羊養殖和屠宰加工“雙百萬工程”項目,全力打造全國最大的圈養羊基地。

優化生態環境

促進民生共享

1.堅決打贏藍天碧水保衛戰。今年以來,我市空氣質量持續改善。1-8月份,年度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工作任務126個,已完成109個,完成率86.5%。PM平均濃度45.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5%。引江濟淮入亳污染防治項目圓滿完成,並通過了省生態環境廳、省引江辦的檢查。

2.協同合作推進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加快推進長三角區域內醫院聯盟、專科聯盟建設,深化長三角城市羣醫院協同發展戰略聯盟合作,推動滬蘇浙優質醫療資源落戶亳州。市人民醫院分別與江蘇省口腔醫院、上海安徽經濟文化促進會醫療專家委員會、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簽訂醫聯體合作協議。藥博會期間我市承辦了“長三角中醫藥一體化高峯論壇”,對長三角中醫藥一體化之路進行了探討。醫療社會保障合作不斷加強。跨省異地就醫結算與滬蘇浙實現有機對接,貫徹落實長三角地區社會保險待遇領取資格認證合作機制。教育事業合作穩步推進。今年6月,市教育局組織我市部分學校校長前往杭州市江乾區進行調研考察,並與杭州市江乾區教育局就學校管理和教學教研工作簽署了框架合作協議。

優化營商環境

提升開放合作水平

深入推廣“單一窗口”平臺應用,實現企業現場辦理“最多跑一次”、結合深入推進“四送一服雙千工程”活動,打造“四最”營商環境,截至目前,安徽省政務服務網亳州分廳累計受理羣衆辦事申請2546.74萬件,辦結2267.86萬件,羣衆滿意率99.9,市縣兩級公共服務事項一日辦結率100%,“最多跑一次”事項佔比100%, “最多上一次”佔比98. 2%,累計節約羣衆辦事成本20多億元。 推進中藥材實體交易市場服務開級、錯位發展,中醫藥線上線下貿易總額突破1000億元。1-7月份,全市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7.8億元,同比增長66.1%,增幅居全省第一位;孵化新增實績企業54家,全市進出口實績企業達212家;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4.4億美元,同比增長92.7%。

--End--

文:趙琳琳

編輯:丁靜 審校:張珍 審覈:鄧傳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