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戰英雄張逸民回憶錄52

浙江沿海敵佔島嶼全部解放以後,我的心就已經飛到福建前線了。甚至可以說,我的全部精力都已集中到海峽了。參加完全國英模訪京國慶觀禮團後,我不顧一路車船顛簸勞累,就是一門心思想能更好地完成領導賦予自己的戰鬥使命。當前,我認爲最重要的就是如何結合觀察與思考,將快艇部隊的戰例學好、經驗要全面汲取、教訓要全面接受。

張逸民參加國慶英模觀禮活動

爲了更好地總結經驗教訓,從1955年至1957年間,我看了許多軍事理論書籍,以求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其間,我讀得最多的,就是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學習,說是休息也行,說是一種充電也行。反正時間在我身上一點也沒浪費,學習就是我的高級休息。我這個人,像是爲戰爭而生,又隨時準備爲戰爭而死,一生的心思和心血,全是學習打仗、思考打仗。打勝仗就是我努力的全部。我懂得有的人是帶着使命來到這個世界上的,而我一生的追求就是成爲一個護國的勇士而已,毫無其他。

1955年10月24日,根據海軍的命令組建了海軍快艇第六支隊。快艇第1大隊歸快艇六支隊建制領導。支隊成立後的當年11月底,決定快艇1大隊1中隊6艘艇的全部建制人員,到福建三都岙,以“換人留艇”的辦法替換31大隊2中隊。原因是這時快艇31大隊有接收新快艇裝備的任務。我們換艇後,立即開始了在閩北的戰備值班。此刻,我們1中隊建制不全,艇長只剩下我、武小斯、程全茂3人。大隊遂將2中隊的于吉水、劉春志、尹大法調入1中隊。王政祥被判刑後,崔進喜調任1中隊中隊長。臨下福建前,又將2中隊政指李春閣調來1中隊任指導員。

1956年1月1日,我們中隊全體人員從寧波汽車站包乘兩臺大客車,早6點就從寧波站出發了。1月1日這一天,巧逢這條自寧波直通福州的沿海交通大動脈正式通車。整個寧波站都在敲鑼打鼓地慶祝,真是好熱鬧的時刻啊。而我們這兩臺大客車又是從寧波站開出的先頭客車,沿途盡是彩旗飄舞,歌聲和鑼鼓聲不絕於耳。此時我才意識到,我們這兩臺大客,成了公共交通運輸的大明星了。沿途,特別是山區人民,都爭先恐後跑上公路來參觀。這一路,羣衆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讓我們深受感染。

大概是第二天上午11點左右,我們的客車行至溫州以北的山區,老遠我們發現路邊一位女教師帶着一羣小學生,不停地向客車搖晃着手裏的一面小紅旗。客車司機開近後很有禮貌地停下車,問有什麼事。女教師說:“我們小學就這五六十名小學生,我帶着他們一大早跑了十多里山路,就是想讓孩子們看看什麼是公路?什麼是汽車?汽車又爲什麼會自己跑?”

聽到女教師的講述,我們全體人人員下了車,請孩子們上車,讓他們看個夠。孩子們歡呼雀躍,他們都是第一次看到汽車,都被這新鮮玩意吸引住了。有的頭都伸到車底下,想搞明白這汽車爲什麼會自己跑?當然嘍,這簡單的一看是不可能那麼容易弄明白的。但祖國未來的發展,毫無疑問都寄託在這些孩子們的身上了。

到了浙閩交界處,又見到有兩名頭上纏着紅毛線的婦女,也分不清是姑娘還是已婚的婦女。在拐彎處,車子被叫停了。問她們有什麼事?她們說:“沒坐過汽車,就想坐坐,坐多長都可以,能讓坐坐就行。”

於是,崔隊長讓她們上車,讓了個座請她們坐好。坐了一兩公里就下車了,她們一再道謝!我想,我們這些老兵,已視乘坐汽車爲家常便飯,可在中國還有這麼多的老老少少連見都沒見過,中國太需要修路、太需要汽車工業了。

從寧波到寧德,這段路不算太長,可我們一連走了8天。那時候,路在名義上是修通了,可實際並沒有真正通。許多渡口還沒有架上橋,只好靠擺渡通行。而這擺渡的名堂又很多,有最原始的人工牽引的、有渡船式擺渡的、有用竹篙撐着擺渡的、也有用機帆船拼拖的。一有壞天氣,則全線停擺。這就是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中葉沿海交通的現實。一句話,國力不足,這是一種無奈。

我們是包車去福建,但買票則是分段買的。第一段買票買到溫州。溫州以後只好一段一段買票乘車。我們在溫州就等了兩天,讓我感到這次雖是軍隊集結行動,同樣也是要受環境和條件的制約。

到第八天喫中午飯時,我們總算到了寧德。接下來,從寧德到三都岙海軍駐地就只有靠兩條腿走了。雖說圖上看似很近,最多也就是30公里嘛。但這其中很多人都沒太走過路,這30公里也是一次不小的考驗。千辛萬苦,晚八點多全隊人馬總算走到了飛鸞,在飛鸞由巡防區派船送我們到了三都。最後終於到了快艇31大隊2中隊的駐地。

到了三都岙的第二天,一大早,兩個中隊就開始交接艇。我們2中隊各艇序列是:1號艇于吉水,2號艇張逸民,3號武小斯,4號程全茂,5號尹大法,6號艇劉春志。這6名艇長的軍銜是:于吉水海軍少尉,張逸民海軍中尉,武小斯海軍中尉,程全茂海軍中尉,尹大法海軍上尉,劉春志海軍上尉。中隊長崔進喜海軍大尉,指導員李春閣海軍大尉。

交接艇一切順利,一個上午就交接完了。喫完午飯,2中隊集體乘車返牛軛港了。

第三天上午,駐守三都岙的福建三都巡防區陳雪江主任突然來到了我們中間。事先連個電話也沒打,突然到訪,突然現身,真把我們搞得手忙腳亂。這次匆匆到來,讓我感到格外親切,也格外顯示他的個人風格。那時陳雪江在東海艦隊可是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得重要人物。論功勞,打破長江口蔣軍海上封鎖的,當屬陳雪江等兩三個英雄人物。我看的書多,聽戰友講的也多,用“羨慕已久”這個詞彙是再恰當不過了。

陳雪江首先到了中隊部,由中隊長和指導員陪同,來到了水兵宿舍。那時我們這些艇長們都是跟水兵住在一起的。當時艇員大都在艇上保養而艇長們在家正準備開會。

陳雪江在我的心裏他既是英雄人物,又是帶兵有方的干將。但近距離一見,其人其貌與我想象中的英雄形象實在是大相徑庭。他身高大約在1米6左右,走路是八字腳,又是溜肩,帶上肩章,兩邊都長出一塊兒。那副臉又黑又瘦,長相又很老氣,從他身上看不到一點點軍官的帥氣,反而倒像個農村的老太婆。面對其貌不揚的陳雪江,我突然想起一句古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支撐一個人頂天立地的主要是精神內涵,所以我對這位渾身土氣的巡防區掌門人倍感親切。

交談中,我發現陳雪江主任還很幽默,不時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說到三都巡防區保障條件很差,陳雪江說:“我這裏是窮山溝,兩手空空,沒法保障你們喲,真的很慚愧啊。你們是肩上扛的洋槍洋炮,我卻揹着套筒槍,打的是鄉公所。”

大家被他逗得哈哈大笑。他對我說:“青年人,你笑什麼?”我說:“首長,你說話很逗,你哪裏是背的套筒槍啊,你是我們東海艦隊鼎鼎大名的大英雄啊。在東海,你的名字,何人不知,何人不曉得啊?你背的可是三七炮啊!”

陳雪江接過話來說:“你們有什麼要求,說吧。凡是我能辦到的,馬上就辦。凡是我不能辦到的,會馬上向上級申請、報告。”稍微等了等,我就站起身來說:“首長,我有個問題。”他說:“年輕人有什麼要辦的,就直截了當講好了。”

我說:“我們剛到三都岙,就是對這裏的海區不熟悉。如果有可能派條船送我們在三都岙內港、東衝及東衝外面幾個島子去轉轉。如果行,能到黃岐半島、閩江口及閩中去熟悉一下海區就更好了。”

我一說完,陳雪江立即表態:“年輕人,我支持你們去熟悉海區。這裏我說了算數,最近就可以去。至於閩江口、閩中,我得向上級申請報告。我想,上級會支持你們熟悉海區這個想法的。稍等一等,一旦有了消息,我會馬上通知你們的。”

陳雪江果然是幹事果斷的人,第二天,三都巡防區就從東衝29大隊派來了一艘護衛艇,專門協助我們熟悉海區。領隊的指揮員就是馬乾。從此,我在閩北結識了戰將馬乾,真是一生之誼教育極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