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10月下旬,克节朗地区的战斗结束后,入侵印军败退达旺河以南,不甘心失败的印军集结重兵于西山口-邦迪拉一线,企图阻止中国边防部队继续南进,并伺机向达旺、克节朗地区反扑。

西山口海拔4300米左右,与东新桥一带比高约在2300余米左右,骤然拔起,退可凭险扼守,进可得居高临下之利,被印军视为理想的天然屏障。

面对据险而守的印军,解放军参战部队如何应对?答案是采取大纵深迂回包围战术,将敌人一网打尽。这个战术的困难在于穿插部队能否按时穿插到位,到位后能否切断敌人退路,以及打退敌人的增援。

这块“硬骨头”最终交给了步兵第11师。而11师33团更是成为全师的前卫,一路披荆斩棘,经历七天五夜急行军,连番血战,最终提前到达目的地,成功堵住了西山口方向的溃敌。

那么这七天五夜,11师33团究竟经历了什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33团这堪称传奇的穿插之路。

穿插开始,与大自然搏斗

11月10日黄昏,33团战士们背着武器、弹药和7天口粮出发了,全国平均负重30公斤,炮团战士负重高达40公斤。最初的三天,他们沿着河岸的羊肠小道开进,走过密林笼罩的“一线天”峡谷,穿过古木参天的森林,进至海拔5400折多拉山口。

折多拉山,山势陡峭,雪封路滑,崎岖难行。加之夜幕笼罩,山高缺氧,寒风袭人,大部分人员多口干舌燥,腰痛脑胀,双腿疲软。战士身上的武器弹药,再加上7天的生熟口粮,足足60斤的负重,压得喘不过气来,每走一步都要付出极大的努力,直至次日(即13日)凌晨才抵达山顶。

经过4天4夜的与大自然搏头,很多战士脚上打了水泡、血泡、甚至脓泡,但没有一个人掉队,大家都咬紧牙关,奋勇前行。

进入敌后边走边打,连续拔除敌据点

33团翻上折多拉山后,先头探路的侦察排与敌遭遇,毙敌1人俘敌1人,余敌溃逃。侦察排并4连尾随追击,进至波辛山口,侦察股长宋全纬带领侦察排从小道左侧,利用树枝攀登约5公尺高的石岩,迂回到敌侧后。4连连长闫苗奎命令3排机枪班抢占有利地形,掩护连主力从正面发起攻击。战斗中,侦察兵兰东生腿部中弹,他就坐在地上射击,掩护战友摧毁了2座地堡,不幸胸部中弹,壮烈牺牲。经过短暂的激战,侦察排和4连共歼敌80余人。

波辛山口的印军据点被拔除后,通路已经打开,33团继续向前挺进,路经一个叫拉干的小村落时再次遭敌阻击,原来这里有印军第48旅近卫联队第5营2连的一个加强排,33团2营6连于当日11时30分发起进攻,经过一个小时的激战,击毙敌上尉连长以下24人;俘虏中尉排长以下5人,我方无一人伤亡。

11月17日16时30分,33团向班登疾进,其中5连会同友军31团4、6连围歼班登之敌,以2营6连直插印军纵深,夺取拉洪桥。班登印军凭借工事和有利地形疯狂扫射,严重威胁着冲击部队。关键时刻,40火箭筒班班长钟银富挺身而出,冒着敌人密集的火力,连续跃进、翻滚,抢占了发射位置,击毁了印军火力点,毙敌2人,战后钟银富荣立一等功。班登之战,共毙敌52人,俘战2人。

33团2营6连冲破印军的节节的抵抗,穿越印军炮火封锁,于17日19时顺利夺占拉洪桥,切断了印军由提斯浦尔至达旺的公路。至此,步兵第11师33团历经7天5夜,一路披荆斩棘,忍饥受寒,翻越海拔4000-5000米的大山5座,行程250余公里,提前50分钟完成穿插迂回任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