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10月下旬,克節朗地區的戰鬥結束後,入侵印軍敗退達旺河以南,不甘心失敗的印軍集結重兵於西山口-邦迪拉一線,企圖阻止中國邊防部隊繼續南進,並伺機向達旺、克節朗地區反撲。

西山口海拔4300米左右,與東新橋一帶比高約在2300餘米左右,驟然拔起,退可憑險扼守,進可得居高臨下之利,被印軍視爲理想的天然屏障。

面對據險而守的印軍,解放軍參戰部隊如何應對?答案是採取大縱深迂迴包圍戰術,將敵人一網打盡。這個戰術的困難在於穿插部隊能否按時穿插到位,到位後能否切斷敵人退路,以及打退敵人的增援。

這塊“硬骨頭”最終交給了步兵第11師。而11師33團更是成爲全師的前衛,一路披荊斬棘,經歷七天五夜急行軍,連番血戰,最終提前到達目的地,成功堵住了西山口方向的潰敵。

那麼這七天五夜,11師33團究竟經歷了什麼?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33團這堪稱傳奇的穿插之路。

穿插開始,與大自然搏鬥

11月10日黃昏,33團戰士們揹着武器、彈藥和7天口糧出發了,全國平均負重30公斤,炮團戰士負重高達40公斤。最初的三天,他們沿着河岸的羊腸小道開進,走過密林籠罩的“一線天”峽谷,穿過古木參天的森林,進至海拔5400折多拉山口。

折多拉山,山勢陡峭,雪封路滑,崎嶇難行。加之夜幕籠罩,山高缺氧,寒風襲人,大部分人員多口乾舌燥,腰痛腦脹,雙腿疲軟。戰士身上的武器彈藥,再加上7天的生熟口糧,足足60斤的負重,壓得喘不過氣來,每走一步都要付出極大的努力,直至次日(即13日)凌晨才抵達山頂。

經過4天4夜的與大自然搏頭,很多戰士腳上打了水泡、血泡、甚至膿泡,但沒有一個人掉隊,大家都咬緊牙關,奮勇前行。

進入敵後邊走邊打,連續拔除敵據點

33團翻上折多拉山後,先頭探路的偵察排與敵遭遇,斃敵1人俘敵1人,餘敵潰逃。偵察排並4連尾隨追擊,進至波辛山口,偵察股長宋全緯帶領偵察排從小道左側,利用樹枝攀登約5公尺高的石巖,迂迴到敵側後。4連連長閆苗奎命令3排機槍班搶佔有利地形,掩護連主力從正面發起攻擊。戰鬥中,偵察兵蘭東生腿部中彈,他就坐在地上射擊,掩護戰友摧毀了2座地堡,不幸胸部中彈,壯烈犧牲。經過短暫的激戰,偵察排和4連共殲敵80餘人。

波辛山口的印軍據點被拔除後,通路已經打開,33團繼續向前挺進,路經一個叫拉乾的小村落時再次遭敵阻擊,原來這裏有印軍第48旅近衛聯隊第5營2連的一個加強排,33團2營6連於當日11時30分發起進攻,經過一個小時的激戰,擊斃敵上尉連長以下24人;俘虜中尉排長以下5人,我方無一人傷亡。

11月17日16時30分,33團向班登疾進,其中5連會同友軍31團4、6連圍殲班登之敵,以2營6連直插印軍縱深,奪取拉洪橋。班登印軍憑藉工事和有利地形瘋狂掃射,嚴重威脅着衝擊部隊。關鍵時刻,40火箭筒班班長鍾銀富挺身而出,冒着敵人密集的火力,連續躍進、翻滾,搶佔了發射位置,擊毀了印軍火力點,斃敵2人,戰後鍾銀富榮立一等功。班登之戰,共斃敵52人,俘戰2人。

33團2營6連衝破印軍的節節的抵抗,穿越印軍炮火封鎖,於17日19時順利奪佔拉洪橋,切斷了印軍由提斯浦爾至達旺的公路。至此,步兵第11師33團歷經7天5夜,一路披荊斬棘,忍飢受寒,翻越海拔4000-5000米的大山5座,行程250餘公里,提前50分鐘完成穿插迂迴任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