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這樣的煩惱?

工作了幾年,同學同事升遷的升遷,結婚的結婚,而自己卻一事無成;疫情來襲,在家隔離了半個多月,迫不及待想出去工作。突然發現:“不是工作需要我,而是我需要工作”;談了3年的戀愛,說分手就分手了,從此一蹶不振,不知道活着還有什麼意義;…………

爲什麼人生如此艱難,就沒有活得精彩有趣的捷徑嗎?

當然有。臺灣女作家李欣頻在《十四堂人生創意課》中給她的學生們道出了答案。

一、學會及早規劃人生

這次突發的肺炎疫情,讓很多人措手不及。

聰明的人,都有plan A和plan B,哪怕公司因爲疫情倒閉或裁員,自己也有副業可以賺錢,始終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而不思進取,毫無規劃的人呢,一旦危機來臨,除了捶胸頓足,毫無辦法。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有一句名言:

“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對每個人來說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爲而羞愧。”

學會規劃你的人生,越早越好。但需要注意的是,你的規劃要切實可行,而不是好高騖遠。

李欣頻在書中說:“我們往往高估十年後能做的事,卻忽略一年內能做的事。”

小時候,我們都和老師說過自己的夢想,成爲人人敬重的科學家,成爲月入過萬的網紅,成爲救死扶傷的醫生……從一個月的短期計劃開始,到一年的中期計劃,三年的長期計劃,一步一個腳印,去落實。

夢想如果沒有拿梯子,一步步登上去,就永遠只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空中閣樓。

二、學會愛自己

大齡、單身狗、相親、剩女、母胎單身、催婚……這些網絡熱詞從側面體現了年輕人所面臨的情感壓力。

的確,愛情很美好,但愛情不是人生的唯一,不是人生的重心,更不是人生的全部。

在規劃自己的未來時,不要把感情規劃進去,因爲感情要隨緣,它可以被期待,但是不能被規劃。

在遇到愛情之前,別忘了先“修煉”好你自己。

如果連你自己都不能愛自己,自己都不願獨立成長上進,這樣和別人在一起時就很容易出問題,因爲你放棄了自我,容易成了對方沉重的負擔。

只有足夠的自立成熟,別人纔會覺得你是可以依靠的。愛情是這個年紀最大的考驗和功課,千萬要記住,愛情不是人生的全部,別爲了愛情而失去自我,虛度你的人生。

如果感情上遇到問題,可以多看些關於愛情心理學的書。比如《愛在大腦深處》、《戀人的心:一個心理學家眼中的愛》、《他與她的感情世界:一個心理學家的兩性觀察》,還有哲學才子阿蘭·德波頓的愛情幽默小說《我談的那場戀愛》、《吻了再說》等。

所有生活中遇到的困惑,都可以在書中尋找答案。

三、學會多讀書,讀好書

在《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這本書中,作者把讀書分成三種類型:

一是享受趣味,二是獲取新知,三是改變人生。

書能夠帶給你想要的一切,而提升自我能力,最簡單性價比最高的方法就是讀書。

不信你看這幾年最火的女主持人董卿,在《朗讀者》、《中國詩詞大會》、《央視主持人大賽》這些節目中大放異彩,你可能不知道她讀過多少書,但是她的每一次發言,都會讓你切實感受到知識的力量。

說到讀書,就涉及到怎麼選書和高效閱讀的問題。

選書,建議參考豆瓣、京東、噹噹、亞馬遜等網站的讀書榜單,也可以自己去書店翻看,挑選適合自己的書籍。

那怎麼讀書最高效呢?這裏介紹幾個方法

1.確定閱讀目標

書拿到手後,先翻看封面、序言、目錄和綱要,然後提出一個你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解決的問題,這就是你的閱讀目標。

2.帶着問題去讀,做筆記

在本子上寫下和解決問題有關的關鍵詞,不必逐字逐句的閱讀,而是找答案,找關鍵詞的方式跳讀。

3.整理複述

向朋友複述一遍這本書的內容,沒條件的可以用手機錄音,事後自己回聽。

我用這樣的方法看完了100天內看完了33本書,相信你也可以。

25歲之前,需要知道的事情有很多,我認爲規劃人生,讀書,愛自己這三件事情尤爲重要。

更多關於生命、智慧、格局的問題,建議去拜讀一下臺灣作家李欣頻老師的《十四堂人生創意課》,聽過來人用全新的角度剖析人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