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自ESPN

在科比·布莱恩特进入NBA成长为那位入选18次NBA全明星、5次NBA冠军得主科比·布莱恩特之前,他还是一个在意大利长大的普通小男孩,是乔和帕姆·布莱恩特的第三个孩子。

科比的父亲是一名拥有8年NBA职业生涯的老将,职业生涯末期在海外联盟度过。继承了老布莱恩特运动天赋和本能的科比一直吹嘘他能够比他的父亲走得更远,换句话说,科比非常渴望成为一名超级巨星。

“在我练习运球的第一天,我觉得篮球是最有趣的。不仅仅是因为我是看着父亲打球长大的,而且我可以在任何地方练习运球,也可以自己独自一人练习或者想象着在某些情景下打球。”科比曾经说道。

科比说一口流利的意大利语,不仅参加过芭蕾舞课,而且在足球比赛中表现也很出色,同时他还培养了对布鲁斯切塔和潘萨内拉的兴趣。

篮球这项运动在意大利并不流行,所以当布莱恩特在车道尽头安装了一个篮圈时,其他人都觉得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行为。

当他的意大利同伴们沉迷于Mio Mao和Quaq Quao时,科比却选择观看祖父寄来的魔术师约翰逊、大鸟伯德和公牛队的年轻球星迈克尔·乔丹的的比赛录像带。

“我喜欢篮球在我手里的感觉,” 他曾经回忆说,“我也喜欢拍打它的声音,砰、砰、砰,从硬木上弹起时的声音。清脆且清晰,这些都是可想到的。”

随着科比的成长,乔和帕姆决定让他加入意大利的青年篮球队。他一直是最好的球员,也是最不受欢迎的球员,因为他比他的队友要优越得多,以至于他很少去关注他们。

他的队友们会经常朝他吼道,“传球,科比,快传球!”他只回答一个字,“不”。

和其他拥有出名的父母、嘴里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孩子不同,科比因傲慢、粗鲁、轻视其他孩子而闻名。与其说他被人讨厌,不如说他是被人鄙视。其他球员唯一想要表达并且他们反复告诉科比的事情就是“你在这里很强,但是如果去了美国,你什么都不是。”

每年夏天,随着乔的赛季结束,科比会和他的父亲回到费城。但这对于科比来说,这适应起来需要点时间,因为到了美国,科比就会成为一个带有欧洲风情的意大利口音的非洲裔美国小孩。

1991年7月,就在他13岁生日前夕,科比被父亲签去参加桑尼山社区夏季比赛。在那里,费城最好的年轻篮球运动员都会出现在坦普尔大学的麦戈尼格尔球场上进行比赛。乔曾经参加过桑尼希尔的比赛,他认为这个城市的强悍打球风格会对他的儿子有好处。

他填好了申请表,然后把纸交给了儿子,因为需要科比填写一些个人信息。当科比参加比赛的第一天时,一位顾问仔细阅读了他的回复。

姓名:科比·布莱恩特

年龄:12

家乡:费城

未来职业规划:NBA

“你是认真的吗?”那名顾问问道。

科比点点头。他强硬的回答使得工作人员格外注意那个名字古怪、笔迹狂妄的男孩。他们觉得这很可笑。

在意大利,孩子们在比赛时会戴排球护膝。因此,科比认为这是常态,他也将这一风格带到了费城。他后来回忆时才说道“我看起来就像个电缆工。”

在意大利,他是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可以毫无顾忌地上篮得分。回到美国之后,他就像离开了水的鱼儿一样,缺乏美国的本土文化而且还患上了胫骨结节骨软骨炎,这种病使他的膝盖痛苦不堪。

在25场比赛中,科比没有任何的得分。“我没有投中一个球,没有罚球,什么都没有,”他回忆道。“到最后,我已经抑制不住自己的眼泪了。”

虽然科比在美国打得很烂,但是这并没有让他消极下去。第二年夏天,他又回到了费城,这次打得还不错,投进了几个球,而且在防守端发挥得很出色。

科比在1991-92赛季之后彻底离开了意大利,他回到了美国,并且在费城绿树成荫的西部郊区的巴拉·辛威德中学就读八年级。

这所学校有70%的人是白人,这使得尝试融入到这里的科比并不成功,因为他不是白人。他感到压迫,这里除了他之外没有人会说意大利语了,也没有一个他熟悉的人。

他比同龄学生要稳重得多,这让他显得异常的冷漠和傲慢。之前在意大利,由于他的运动天赋和他来自美国的身份,让他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是与众不同的。但是现在回到了美国,他仍然觉得自己与众不同。

与每个夏天在桑尼希尔参加比赛时遇到的那些充满天赋的人不一样,在巴拉辛威德中学,很少有充满天赋的球员。而科比凭借不断提高的技术、经验、梦幻般的基因以及不屈不挠的自信主导着这里的球场,身高6英尺2英寸的他场均能获得30分。

一个可笑的场景:圆滑的科比用自己的方式和周围被自己打败的孩子们呆在一起。

劳尔·梅里恩高中的校队教练格雷格·唐纳听说了这个年轻人的事迹,邀请他参加ACE的一次校队训练。科比在他6英尺9英寸的父亲的陪伴下进入体育馆。

“天了噜,那就是乔·布莱恩特。”唐纳低声对助手说, “‘甜豆’布莱恩特。”

唐纳曾是弗吉尼亚州林奇堡大学第三级别的一名球员,27岁时他立刻意识到这个男孩不是普通的篮球运动员。他用胳膊肘回应了校队队员们的肘击,并且在正确的时机做出了正确的选择。练习五分钟后,唐纳转向身边的人说:“这孩子很专业。”

“我马上就知道我手上会有一些特别的东西了。”唐纳说,“他在13岁的时候就已经非常优秀了,我当时对自己说,他只会变得更高更强。”

作为劳尔·梅里恩高中的一名新生,科比直接就入选了唐纳的球队,并且首发登场为一支4胜20负的球队场均贡献18分。科比不仅不喜欢输球,而且他对输球感到厌恶。他为错过的罚球而烦恼,他不允许自己投丢罚篮。其他球员对糟糕的表现、马虎的传球、懒散的失误一笑置之。科比才不会这样,他追求的是完美,除此之外没有什么能使他满意。

在一次训练中,唐纳冲着他的新生大吼,因为他没有按照劳尔·梅里恩高中的方式进行防守。“是啊,”科比回答说,“这不是我在NBA要做的事情!”

在一次学校组织的去赫希公园的旅行中,一位名叫苏珊·弗里德的学生请求科比帮助她用罚球在一个摊位上赢得一个毛绒玩具。同学们聚在一起,咯咯地嘲笑着。但是科比理都不理他们,拿起一个球,站好,盯着篮筐,然后投篮——嗖的一声。

再投一个——嗖

再投一个——嗖

苏珊在科比的帮助下赢得了一只长着绿色象牙的蓝色大象。但他还没结束游戏,他又花了三美元去参加游戏。

再投一个——嗖

再投一个——嗖

那个小摊的老板有点生气,因为科比又赢了,老板交出了另一头大象,并让科比走开。

对于科比来说,这不好玩,科比一直想要做到最好。寻找伟大,拒绝投降。

在接下来的20年里,人们质疑这种欲望的来源,想知道是什么使科比成为了乔丹风格的篮球杀手。真正的答案可以在劳尔·梅里恩高中找到,在他相对孤立和孤独的时候,他把自己奉献给了他最亲密的朋友:篮球比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