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成近10年後,德國柏林新機場終於要確定啓用了。

據漢莎航空的消息,從今年11月4日起,漢莎航空集團旗下航企將逐漸轉場至柏林新機場。

先開始的轉場的是歐洲之翼航空,至11月8日,包括奧地利航空、瑞士航空和布魯塞爾航空以及漢莎航空在內的所有航企都轉場完畢。

不一次性轉場主要考慮了航班量較大,留一定的緩衝調整時間。

2011年的柏林新機場

說起柏林新機場,真的是命途多舛。

在德國,柏林雖然是首都,卻不是一個航空樞紐。爲了改變柏林周邊航空弱勢的情況,德國政府決定在柏林新修建機場,並承接原有的舍內費爾德機場、泰格爾機場和柏林-滕佩爾霍夫機場的業務。

柏林新機場的建設初期目標是成爲德國第三大機場,初期年吞吐量超2000萬人次,遠期超4500萬人次。

但這個機場從規劃到投用花了近30年的時間。其實機場在2006年就已經動工,原計劃在2011年啓用,但直至今日仍在進行投用前測試。

在機場延期的過程中,除了多次發現機場建設質量不過關外,還多次被討論是否整體拆除,甚至被用作大衆汽車的停車場。

因爲項目延期和重新修整,機場建設的整體的預算也水漲船高,從最早預計的28.3億歐元一步步攀升至至少65億歐元。

現在,不少德國人也將這座機場視爲“德國製造”的恥辱。

機場內部圖片作者:Muns

只是這麼說可能大家還感受不到這個機場有多麼不靠譜。

事實上,在漢莎官宣之前,德國大部分人仍認爲這個機場無法在今年10月底投用。因爲機場此前面臨的問題實在太多,到去年仍有上萬處安全缺陷。

小到諸如因爲設計師缺乏常識,設計不合理,消防系統不過關;大到作爲一個機場,竟然曾被發現機場跑道設計過於落後,飛機同時起飛時有碰撞的風險。

而根據一份評估報告,這些問題在機場規劃時就曾存在。因爲缺乏可以支持建設的數據,在動工後,機場設計多次變動。值得注意的是,機場項目的設計公司資質和經驗本就不足,甚至在機場建設過程中破產。

而上述的部分問題修復後,在模擬運營過程中,又發現機場登機口、安檢處、值機櫃臺完全不夠用;旅客設施無法正常運轉,或者無法達標運轉;機場行李系統、電梯系統無法安裝到位,正常運行的的諸多問題。

這些也只能後期再做調整,除了使得投用延期外,也使得成本進一步上升。

資料圖:柏林新機場

爲何在柏林新機場的建設過程中,德國人的”嚴謹“風格不見了?

德國人也是無奈,機場變成爛尾後,就有學者直言,這一切都是人爲的因素。

比如在柏林新機場建設過程中,曾被曝出項目高級管理者受賄、貪腐的問題。另外,機場的防火系統主策劃師根本不是工程師,而機場所在地柏林市長和勃蘭登堡州長也不懂工程,不知道是有意無意聽之任之,讓情況更加難以得到好轉,最終造就了這個”德國製造“的笑話。

隨着機場正式投用期限臨近,真正的大考來了。在新機場投用後,漢莎集團一家每天的旅客量就超過3萬人,如果出問題可就不是小事了。

只能祝願,柏林新機場,這次能真的靠譜一點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