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当中的“恨娶”一词应当加上双引号,为什么呢?因为我要讲的故事的主角是个17岁男孩,还在教室里读书,还没有到法定结婚年龄;但是这孩子确实为这件事儿发愁。

他是个身高180,浓眉、大眼的男孩,五官比较立体,符合传统美男的形象。那天闲聊,本来在讲试卷,讲学习,他突然感叹:都没有女孩喜欢我,我都要娶不到老婆了!我当时就哈哈大笑,心里想这孩子还真是“童言无忌”。结果,他有点急了,说:“老师,你看我以前的证件照。”他递给我一本学生证,初中的。我翻开仔细地看了看。他在边上说:“老师,我以前是不是挺帅的。”我说:“你现在也挺帅的。只是风格气质不同而已。”他耷拉着眼睛,想受伤的小男孩。他说:“我以前多嫩哪,现在都老了,越长越丑!”我实在忍俊不禁,我说:“老师没有笑话你的意思,只是觉得你的想法有点不符合事实情况。你现在也很帅,不信,你可以在心里拿其他男生比较一下,找一下自信。”他说:“这没用,我们班主任都叫我小朋友,我好受伤的。女孩子也不会喜欢我这样的小朋友呀!”

好吧,我这时才明白,这个帅小伙的烦心事了:他只是担心老师的归类会让异性同学也把他当小孩子对待,和同龄人在不平等了。

大家也从上面的对话中瞧出这孩子性格单纯、可爱,所以老师在平常的交流中自然把他归到“孩子”类(所谓“孩子类”就是指情商偏低,智商和身材符合年龄的青少年)。老师心里肯定没有想过这种归类的坏处,尤其是女教师,反而会觉得这样更亲近。我以前也没有想过这种“爱护”会给学生带来困扰,这个男孩的话让我惊觉:我们在教育过程中确实经常自以为是,轻率地将人归类。无论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经常会根据孩子的某个行为就断定,他(她)是好孩子、坏孩子;且不问缘由,不关注特殊情况,不在意人的个性特质,以通俗认识给人贴标签;更过分的是,贴完标签以后就很难改变,无视人的发展。

看来,作为教育者,我们得谨记:人不是木偶,有个性丰富,有变化无穷的需求,更有难以预料的发展空间,教育是为了让人成为更好的人。

后来,我在班级里做了一个小调查,让男孩说一说我所欣赏的女孩,让女孩说一说我所欣赏的男孩。统计出来之后,这位男生拿着这张统计表看了又看。我说:“你看,你身上有许多的优点符合大家的审美,不用担心。至于老师叫你小朋友,一般是老师表示跟你关系亲近。如果你有不同的想法,就去跟老师沟通,说出自己的真实感觉,老师会改正的。”这男同学憨憨地笑笑,说:“其实也没那么严重了!”我知道,他的担忧没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