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十字繡

很多人都用它來

豐富業餘生活,陶冶性情

但對於天生殘疾的郭小林來說

這是他謀生的手段

也是他生活的一部分

近日

他刺繡的一幅22米長的《清明上河圖》

終於完美收官

記者在見到郭小林時,他還在給這幅長作做着針腳“潤色”,當大家一起將這幅刺繡鋪開的時候,無一不震撼。22米佔據了半個樓道,郭小林拖着“雙柺”從頭看到尾,終於可以鬆下一口氣好好的看看這幅親手繡的作品了。

《清明上河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爲北宋張擇端所繪,在這幅畫卷裏,有着數量龐大的各色人物,還有牛、騾、驢等牲畜,車、轎、船隻,房屋、橋樑、城樓等也各具特色,體現了宋代建築的特徵。

全卷所繪人物500餘位、各種牲畜60多匹、木船20多隻、房屋樓閣30多棟、推車乘轎也有20多件。人物不僅衣着不同,神情氣質各異,而且穿插安排着各種活動。

因爲圖案的複雜,繡制起來工作量和技藝要求非常高,對於一個殘疾人來說更是難上加難。“每天從早上開始繡,繡一上午下來感覺頸椎有一點兒難受,休息一下,然後接着繡,繡了一段時間,也遇到點兒困難,就是不想弄了,嫌費勁兒,但反過來想了想,已經繡了十幾米,心想再堅持堅持,後來就不出門了,想着趕緊把這個繡完。自從繡完以後,心裏面這個石頭一下子就落地了。”郭小林說。

47種線,100多根針,2000多天……一針一線,傾注了郭小林的全部心血,經過多年的堅持,一幅氣勢磅礴、巧奪天工、精美絕倫的十字繡《清明上河圖》終於完工,郭小林成爲了全市繡制巨幅《清明上河圖》第一人。

郭小林是脊柱發育缺陷導致的殘疾,說起與刺繡的緣分,郭小林告訴記者,是在一次區殘聯組織的培訓會上,接觸到的十字繡,於是買了一幅2.5米長的《八駿圖》紙質原圖帶布,開始刺繡,完成後最終9000元買掉了。隨後他又買了一幅長6米的《清明上河圖》,耗時一年零五個月把它繡完。很多人都會被這一幅十字繡所驚豔,最終有人以58000元買下了它。

繡完22米長《清明上河圖》的郭小林,心裏的一件大事終於放下了。當問他接下來還有什麼打算時,他憨憨的笑着,滿臉輕鬆的告訴記者:“暫時不會再繡了,我的眼睛因爲看這些針線已經近視了,所以接下來想去體驗一下別的能上手的東西。”

善於琢磨的他,喜歡一些“手上功夫”,在繡十字繡的同時,還學習了繪畫,自己琢磨了根雕藝術,經常搗鼓樹根進行雕刻。雖然郭小林身患殘疾,但那種積極向上的樂觀精神讓人不由得感嘆。

來源丨上黨全媒體記者丨宋淑芸 宇鑫

編輯丨秦天

審覈丨韓焰

監製丨嶽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