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三急,孩子拉便便很正常,不僅心理上舒服,還能拍出毒素和垃圾,對生理也有益健康。養成固定的排便時間,是一種非常好的習慣,但對於小孩子來說,沒有主動排便意識,需要家長耐心的引導纔行。

當孩子還是個寶寶時,家長要從寶寶的習慣和作息上,排便次數和時間上仔細觀察,適當的幫助孩子、提醒孩子,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

如果你的孩子每天在這個時間排便,說明孩子的脾胃很好,家長應該偷着樂。

有研究表明,早上起牀時、早飯後排便,有利於身體健康。

人體就像一臺機器,24小時不間歇的運轉,經過一晚上的新陳代謝,臟器會產生很多毒素,只有通過排泄才能把這些毒素和垃圾排出體外。尤其是在早飯後,會刺激腸道蠕動,更有利於幫助孩子排便。

所以,早上寶寶起牀時、或者早飯後,寶媽可以讓寶寶站立或左立,有助於腸胃蠕動,刺激排便,間接的幫助寶寶養成早上排便的習慣。

如果寶寶一天不排便,排泄垃圾就會在腸道里堆積,同時也會產生毒素,會增進肝臟代謝負擔,對身體健康也不利,時間長了就會形成便祕,危害更大。

那麼,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孩子排便呢?

1.早上起牀,喝杯溫水

喝水,能增加腸道的水分,軟化排泄物,從而起到促進排便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家長不要給孩子喝太多水,3-5口即可。

2.早上喫飯,喫點纖維食物

食物中,含有膳食纖維的,比如蔬菜、粗糧等,大多都可以促進腸道蠕動,達到排便的效果。而且,孩子經常喫膳食纖維食物,還能預防便祕呢。

3.喫完飯後,喝杯金棘末

孩子的腸道健康狀況,也會關係到排便。每天適當地給孩子喝杯金棘末,有助於增強腸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加快排便。對預防和調理小兒積食、便祕、脾虛有很好的效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