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1月11日,这对于开国上将刘亚楼来说是一个永生难忘的日子。在这天,军委正式任命他为人民空军司令。从此,人民军队的序列里多出来一个崭新的军种——人民空军。在此后70多年的岁月里,这支强大的空军为保卫祖国领空做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看到今天由歼20、歼16和歼10C等强大战鹰组成的空军机群飞过蓝天,我们自然不会忘记为空军建设付出毕生心血的刘亚楼将军。

由于刘亚楼的军事素养相当高超厉害,伟人评价他为“将才难得”。

那么,前半生和陆军结缘的刘亚楼为何能成为空军司令呢?3点主要原因确实是不可忽视的。

第一,留学经历。说实话,空军是一支现代化的军种,建设空军需要很多系统的、专业性的军事科学知识。而刘亚楼的留学经历恰好符合这一点要求!在我军的诸多高级将领中,刘亚楼是为数不多的,接受过正规军事院校系统培训的高级将领,他在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期间学习了现代化战争的作战经验和指挥艺术。等到人民空军成立后,这位开国上将在留学期间所学习的军事知识为他建立强大的空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而且,刘亚楼留学苏联的经历对于我军建设空军还有一个巨大的利好——他会俄语。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人民空军的建设离不开苏联的帮助,而会说俄语的刘亚楼就能利用自己熟悉苏联文化和语言的优势与苏联方面展开沟通,进而加速推进空军的建设进程。

第二,刘亚楼参与了空军成立前的人才培养。早在新中国成立前的解放战争时期,这位名将就参与了空军成立前的人才培养。当时,我军成立了航空学校,由很多日本人和起义人员担任教员。当时兼任校长职务的刘亚楼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利用航空学校为我军培养未来空军建设急需的飞行员和地勤人员。像王海、刘玉堤等人民空军后来的高级将领都是从刘亚楼领导下的航空学校毕业的优秀人才。

第三,刘亚楼治军和打仗的思维非常严谨。这一点可以从天津战役的排兵布阵中体现出来!

天津战役是刘亚楼军事生涯中画龙点睛的一笔。当时,身为四野参谋长的他对敌我双方的兵力兵器对比进行了认真的研究。经过全面的研究和周密的分析,这位开国上将决定采取“牛刀杀鸡”的战术消灭天津城内的敌军。

在他的亲自部署下,四野集中了34万大军,500多门大口径重炮参加天津战役。这位名将制定的计划注重每一个细节点,确保战役的每一个进程都是完美无缺的。因为,刘亚楼的心里很清楚:治军打仗必须严谨再严谨,扎实再扎实,任何一个细节点的忽略,对于我军的作战都是很不利的。

经过他的反复思考和周密策划,一场完美的大战拉开了大幕:解放军34万大军在500多门大炮的掩护下,向天津的外围阵地展开全面进攻。敌军的防线迅速崩溃,我军各路突击部队进入市区和敌人打巷战。经过29小时的激战,我军消灭了敌军13万人,俘虏了敌军守卫天津的指挥官。敌军自我吹嘘的“天津防线”被刘亚楼轻松拿下。

必须指出的是,刘亚楼这种周密严谨的军事思维是非常适合空军建设的。空军是一支系统性很强的军队,建设空军的背后有很多高深的学问:比如,一旦战斗爆发,空军如何夺取制空权,如何配合陆军海军作战?战机抵达战区的时间如何精确计算?战机应采用什么样的空战战术打败敌机群?这一系列问题的背后,就是一个极具系统性的解答。正是空军建设的严谨性和系统性,让军事指挥上极其注重细节的刘亚楼成为了空军司令的最佳人选。也正因为他治军极其注重细节,思维周密,做事一丝不苟,伟人称赞刘亚楼是“将才难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