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19年,劉備奪下漢中,這時劉備的實力也算得上是登峯造極,畢當時的劉備已經拿下了這至關重要的地方。

正因爲漢中的重要性,自然是要找到一個比較信得過的人來鎮守漢中的。當時,荊州已經有了關羽,益州有劉備在守着,而張飛看起來其實是一個比較合適的人選。

實際上,劉備並沒有選擇張飛守漢中,而是選擇了魏延,其實這三點就能充分道明原因,那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第一,漢中太守這個位置的人選,自然是要選擇劉備非常信任的一個人。魏延的話,他跟着劉備的時間比較久,資歷也是很不錯的。能跟隨劉備十多年的人,從忠誠度來說也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第二,在當時黃忠雖說能力上來說,是很合適的人選。可這個時候的黃忠,都已經有七十歲左右的高齡了,做漢中太守並不適合。

而要說起魏延的話,其實魏延的能力還是大家有目共睹的。魏延還被封爲過牙門將軍,這也是劉備對魏延的肯定。

第三,劉備手下其實有着不少比較優秀的人才,比如說趙雲、關羽等人,都是很有才華的。

其實如果把劉備身邊的將領一個個扒開來分析,張飛是很適合漢中太守這個身份的。可張飛沒能夠當上漢中太守,和他的性格是離不開的。

一直以來,張飛的性格都是比較暴躁的,在遇到事情的時候容易衝動。

在這樣的情況下,把漢中交給張飛,劉備也是不放心的。馬超,爲人並不是那麼安分,劉備自然是不會考慮他的。

其實劉備這個人,他還是很懂得審時度勢的,也會具體地分析自己的處境。

當仔細分析過身邊將領的能力後,通過各方面的考慮,覺得魏延纔是最合適的漢中太守。雖說在不少人眼中,會覺得讓魏延鎮守漢中,好像是有些不可思議。

可時間久了,也就會發現劉備當初的這個決定,其實是非常正確的一個選擇了。從魏延的種種表現,就能夠看得出劉備在做這次決策時候的嚴謹性。當然了,魏延也並沒有辜負劉備的期待。

在三國時期,劉備的最大特點就是仁義,在用人這件事情上,其實劉備一樣是有着自己獨到的見解的。那麼大家認爲劉備爲何會選擇魏延做漢中太守,而不是其他人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