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感,在心理学上,被称为“人的第二层皮肤”。如果说我们身上的皮肤能够保护身体免受外界伤害,那么安全感作为“第二层皮肤”,则会保护我们的心理免受侵袭。

安全感不足的孩子容易缺乏界限感,变得任性、骄纵或胆小退缩。为什么孩子会变成这样呢?因为作为父母,我们自己太焦虑了。

在遥远的远古时代,作为人类最重要的生存工具之一,我们的族群之所以能得以延续,就在于有“焦虑”这个机制。 因为我们需要保持对环境的敏锐和警觉,否则会被淘汰。适度的焦虑确实可以调动我们的行动力,但 过量的焦虑容易让生活变得紧张,让人坐立不安、健忘失眠。更可怕的是,焦虑会衍生出很多具有控制性的行为,并传递给孩子。这样的焦虑涵盖很多方面,无论是多疑、担忧、控制,还是对外界风险的高估,都会对孩子造成影响。

01

为什么我们总是焦虑不安

人人都会焦虑,只是程度不同,当然也有一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感到焦虑。

比如,对于一些哭闹或犯错的孩子,如果父母心情好的时候,对孩子的回应积极热情,如果父母心情不好,就对孩子的哭闹无动于衷,或对他的过失太过苛责,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孩子会越来越缺乏安全感,变得比别人更焦虑,因为他们无法确定父母对他们的爱,他们只能不停地揣测父母的“圣意”,长大后,在亲密关系里也会变得疑神疑鬼,或通过“一哭二闹三上吊”、“夺命连环call”这种极端的方式来缓解自己的焦虑。

02

焦虑的父母如何影响孩子

我们身边,或许出现过这样的一些朋友,他们总是过度担心外界的风险,比如遇到自然灾害、被劫匪抢劫,过马路撞车等,所以很早就做好了充分的预防措施。

在小的时候,父母往往是这样教育他们的:“早点回家”、“天黑了不要乱跑”,就像一个闹钟一样无时无刻地提醒着他们。在他们的概念里,外面就意味着风险,家就意味着安全,你随时会遇到坏人。于是孩子的行为就会变得退缩,更别谈主动探索世界、与人建立亲密关系了。

03

如何不让你的焦虑影响孩子

让他们成为有安全感的人

对于安全感的建立,0-3岁是一个重要的时期,尤其是两岁半到三岁的时候。这是一个特别重要又敏感的时期,在发展心理学上,被称为“自我意识的第一次飞跃”。如果妈妈可以让孩子建立好安全感,让他们对规则感建立初步概念,他们就会更好地获得安全感,当然了,即使错过这个时期也可以遵照这些原则进行调整,对孩子也是大有裨益的。

要做温和而坚定的父母:温和是指态度要温柔平静,坚定是指处事有原则。

首先,要无条件接纳自己的孩子。少给孩子说“你再考成这样,就别回家吃饭了!”“你再不回家,狼外婆把你叼走”之类的话,这会让孩子产生被遗弃的感觉。应该通过认可、理解来达成共识,再通过商讨来决定如何解决问题。

即使孩子当下做的不好,也应该温柔地引导他如何做的更好。比如,当孩子不会拼图的时候,不要说,“你怎么这么笨,连这都不会”,而要说“哎呀,这个好像是挺难的哦,妈妈/爸爸也不太会弄,不过我们可以一起试试呀。”这样引导,孩子会觉得不是自己不好,只要自己调整方式,一样可以解决问题。

其次,不要过度干涉,而要合理引导。经常会有父母喜欢代替孩子做事,比如弄脏衣服第一时间边吐槽孩子邋遢边帮他擦干净,不吃饭第一时间满屋子追着喂,但其实这样做会破坏孩子的掌控感和自主性。

千万不要用“你必须如何如何”来要求孩子,或者简单粗暴地告诉孩子:“你如果不这么做,我就不要你了。”

举个例子

孩子现在想吃棉花糖,但是又要赶路,不要大发雷霆,并粗暴拒绝,而可以说,“孩子,我知道你现在想吃棉花糖,但现在咱们还要赶路,下次买给你好不好?”这样做孩子就不会认为,是自己不够好,所以父母不够喜欢他,因此才不给他买棉花糖,而且也对他“想吃棉花糖”这个意愿表达了尊重、做出了承诺。

要保持言行的一致性。总体来说,在6岁之前,孩子的语言能力是在不断发展的。他们在用自己的视角感受这个世界,也希望看父母的坦诚。比如,当你心情不好的时候,孩子可能其实已经感受到了,而如果他问你,“妈妈/爸爸,你是不是心情不好?”如果你强颜欢笑,并说,“没有不高兴啊”,就会 影响孩子对情绪的认知和安全感的建立,他会对你的情绪进行错误的归因,并且产生自我怀疑。而如果你坦诚地跟他交流,说,“我现在确实不太高兴,谢谢你的关心,不过不要担心啦,我会很快好起来的。”孩子才能正确认识情绪,并感受到你对他的回应和爱。

当然,作为父母,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都非常繁忙,平时要尽量 用积极的态度看待生活中的问题,工作和生活之余多进行冥想和放松,遇到问题多做自我引导和梳理,也可以帮助我们减少自身的焦虑,避免把这种无形中的情绪传达给孩子。

做不焦虑的父母,孩子才不会带着焦虑的情绪长大,从而成为一个有安全感的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