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近20家輪胎廠宣佈漲價,是原材料價格刺激,還是市場炒作?

記者 彭強

在上下游利好的推動下,輪胎廠商掀起新一輪“漲價潮”。

據《證券時報》等媒體報道,今年9月以來,陸續有近20家輪胎企業發佈漲價通知,包括正新輪胎、青島通達橡膠製品廠、瑪吉斯輪胎等。

其中,青島通達橡膠製品廠發佈的漲價通知顯示,10月1日起對各種型號輪胎的價格上調5%。

上述各輪胎廠商均在漲價通知函中表示,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成本壓力增大,是此次漲價的主要原因。

輪胎的原材料主要包括橡膠、炭黑等。隆衆資訊分析師朱志煒對界面新聞表示,近期輪胎原材料價格堅挺,且有走高預期。

金聯創數據顯示,當前丁苯橡膠1502價格在9100元/噸,較7月初的7600元/噸,上漲約20%;順丁橡膠價格約爲8800元/噸,較7月初的7100元/噸,上漲24%;天然橡膠價格約在11900元/噸,較7月初的9000元/噸,上漲32%。

丁苯橡膠和順丁橡膠均屬於合成橡膠,爲輪胎的主要原材料。

但金聯創橡膠高級分析師王永濤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整體看,當前原材料價格漲幅並不大,且仍低於去年同期水平,對輪胎價格上漲的推動作用相對有限。

去年9月,丁苯橡膠價格達11300元/噸。目前,該產品價格仍低約兩成。

王永濤認爲,下游市場需求持續旺盛,是助推部分輪胎廠家漲價的主要因素。

今年上半年,受國內外疫情影響,汽車產銷同比下降,輪胎出口也受到較大影響,輪胎原材料橡膠的價格也同步走低。

下半年以來,汽車銷量回升、海外訂單同步恢復,促使外貿及配套訂單持續向好,國內輪胎需求的恢復程度超過預期,輪胎廠家逐漸消化掉了此前的庫存,行業也逐漸出現了炒漲的聲音。

據海關總署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8月,中國橡膠輪胎出口量達到63萬噸,同比增長14.1%,環比增長1.6%。

此外,有輪胎工廠在“十一”國慶和中秋節期間計劃停產檢修,也成爲輪胎行業的利好因素。

但個別輪胎品牌公佈價格上調政策後,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出貨水平,且內銷的部分常規型號缺貨,對市場銷量形成了一定的拖拽。

朱志煒表示,輪胎市場競爭依然激烈,漲價政策的最終落地,仍阻力重重。

“市場‘買漲’意願不強。有的廠家爲搶佔市場佔有率,在漲價方面仍保持謹慎,部分規格仍將繼續採取促銷政策以刺激銷量。”朱志煒說。

王永濤也表示,爲搶佔市場份額,有部分輪胎廠商正在進行促銷活動。

據朱志煒介紹,當前國內半鋼輪胎廠開工率微升,廠家生產政策平穩;多數工廠全鋼裝置開工處在高位。

據隆衆資訊統計數據,本週半鋼輪胎廠家開工率爲70.84%,環比上漲0.18%,同比上漲9.58%;全鋼輪胎廠家開工率爲75.12%,環比上漲0.07%,同比上漲12.63%。

半鋼輪胎的胎面部位採用鋼絲作爲補強層,胎體採用尼龍或聚酯材料,多用於轎車輪胎;全鋼輪胎的胎面和胎體全部採用鋼絲,多用於載重胎,如卡車輪胎等。

王永濤稱,當前海外疫情並未有明顯的緩解跡象,秋冬季節疫情也存在反覆可能,加之美國大選帶來的不確定性,對四季度橡膠材料持審慎態度。

他預計,今年10月,受部分合成橡膠廠家減產影響,合成橡膠供需總體處於弱平衡狀態。加之緬甸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封關,泰國等橡膠主產區會受到天氣等因素影響,橡膠價格仍將高位運行。但11月前後會迎來回調,12月則保持區間震盪態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