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萬科集團董事會主席鬱亮在一個媒體交流會上稱:“三條紅線的影響力不亞於2012年的土地招拍掛制度。……房地產金融佔比越來越高,這是不對的,金融資源過多被房地產佔用不是好事情,國家一定會採取措施的。今年國家明確下來明年要開始採取政策,所有開發商再次站到同一起跑線,以前所有的東西歸零。”

可以這麼理解理解,鬱亮先生又發出了拐點論,這一次,鬱亮和萬科會不會又錯了呢?

爲什麼要稱“又”?

2008年8月,全球金融危機肆虐,中國經濟也受到影響,南方諸多工廠早早就放了年假。當時的萬科董事會主席王石表示認同房地產拐點論,說“拐點就是禿子頭上的蝨子,明擺着”,“萬科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儘管目前萬科資金面比較穩健,但仍將進一步下調房價,增加小戶型比例,並減少開工面積、減緩竣工速度、控制拿地面積。”

點擊

結果,率先降價的萬科被老業主砸售樓部,減少拿地又錯過了後續的發展機會。因爲後面就是4萬億投資、10萬億貸款啊,房價從此大漲,那些原本要維權退房的業主也都悄沒聲偷着樂去了。

2008年的拐點成了向上的拐點,萬科判斷錯誤。

2011年11月,王石判斷四萬億的效應過去了,如今“入冬了,口糧備得差不多了”,準備收割那些實力不強的小地產商。然而,2012年兩次降息、兩次降準,隨之而來的是又一輪房價上漲。

2012年的拐點繼續是向上的拐點,萬科又判斷錯誤。

2014年6月,鬱亮公開發文《我國樓市進入“白銀時代”》,萬科和前兩次一樣,又是多留現金少拿地的過冬策略。

本人曾在西安房地產行業工作過一段時間,對2014年下半年開發商的資金窘境記憶猶新,不少在房企工作的朋友都在那時離職。

當然,後面就是2015年的五次降息、五次降准以及後面的棚戶區改造,此後,從幾個大城市開始房價猛漲,2017年後全國普漲,這就是大家都剛剛經歷過的漲價去庫存啊。

2014年的拐點還是轉頭向上,萬科第三次判斷錯誤。

2018年9月,鬱亮在一次會議上高喊“活下去”,其實萬科活得很滋潤。

如今是2020年9月,鬱亮說了本文開頭的那些話,強調“三條紅線”的影響力、以前所有的東西歸零云云。

所謂“三條紅線”是房地產資管新規,要求控制房地產企業有息債務增長:

紅線一,剔除預收款的資產負債率不得大於70%;

紅線二,淨負債率不得大於100%;

紅線三,現金短債比不得小於1倍。

按道理、按邏輯,鬱亮這次說的好像沒錯。只是,看看上面列舉的這些打臉歷史,誰敢信這次真的是拐點呢?會不會房價又繼續猛漲呢?

我不知道,你覺得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