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於悅

在山東省圖書館尼山書院裏,一摞摞整齊的線裝書正在展出,其中有《紅樓夢》《史記》《孫子兵法》等等,但與普通書不同的是,它們的內容全是用毛筆小楷手抄而成。讓人驚訝的是,如此浩大的工程量竟都是由一位八旬老人用近30年時間完成的。

近30年抄寫50多部名著

在這些線裝書旁邊,坐着86歲的王澤民,從1987年到2013年的近30年間,他每天堅持用羊毫毛筆小楷抄寫中國古典文學名著,從未間斷。

“在我小時候,書法是和語文、數學並列的課程,從那時培養了我對書法的愛好,也從此打下了寫毛筆字的基礎。”王澤民回憶,但參加工作後,生活的忙碌讓他暫時放下了這門愛好,直到退休才重新拾起。

“選擇寫小楷,是因爲這本來就是我的長項。”最開始,王澤民抄寫的是《紅樓夢》,四大古典名著抄完後,又擴展到經史子集,總共抄寫了50多部古典名著。其中最長也是最耗時的是《資治通鑑》。

每天抄寫7小時以上

多年來,王澤民筆耕不輟,用禿了1000餘支毛筆,共抄錄13000萬字,每天抄寫的時間保持在7個小時以上,創下了驚人的記錄。他還曾被稱爲“華夏抄書第一人”,所有的書稿疊起來有兩米多高。

日復一日的抄寫,他非但沒感到枯燥,反而樂在其中。“書法能陶冶我的情操,也不斷開拓着我的視野,對我來說這是一種享受。”

不少身邊的朋友也向王澤民求書收藏,僅《孫子兵法》他就抄寫了6次分送他人,後來更長篇幅的書籍只好選擇影印再轉送。

抄寫完這些書後,王澤民選擇把它們裝訂起來,密封保存,直到今天部分書籍送到山東省圖書館展出。薄薄的紙張上,一個個字工整有力,滲透着書寫者的的嚴謹和執着。

爲了研習書法,王澤民家中還收藏了大量的古代名家書法作品,“從中感受到中國的書法藝術的魅力和博大精深,更加堅定了我對書法的學習和研究。

用有限的時間做熱愛的事情

退休前,王澤民一直從事教育工作,對於很多老人來說,退休後的生活本應該是頤養天年休閒自在。但他卻並不這樣認爲。“從前沒有時間進行的業餘愛好,終於可以拾起來了。”耄耋之年的他把自己的愛好發揮到了極致。

王澤民說,能夠堅持數十年如一日。也離不開身邊家人和朋友的支持。“我的愛人爲了留給我足夠的時間,家裏大大小小的事基本上都不用我操心,我的學生聽說我要抄寫書,還會爲我找最好的版本。”

用小楷抄完50多部古典名著後,王澤民又開始寫條幅,已經寫了幾百張。但書法對體力和精力要求甚高,隨着年事已高,如今王澤民已有兩個多月沒有拾筆。但能夠舉辦這次個人展覽,滿足了他多年的心願。他也希望能讓更多的人從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也能獲知堅持的意義。

“人生的時間是有限的,但時間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平等的,要讓有限的時間更有意義。”王澤民認爲,只要選擇自己所熱愛的堅持下去,就能成就自我。#王澤#書法#毛筆收藏

每天抄寫7小時以上

多年來,王澤民筆耕不輟,用禿了1000餘支毛筆,共抄錄13000萬字,每天抄寫的時間保持在7個小時以上,創下了驚人的記錄。他還曾被稱爲“華夏抄書第一人”,所有的書稿疊起來有兩米多高。

日復一日的抄寫,他非但沒感到枯燥,反而樂在其中。“書法能陶冶我的情操,也不斷開拓着我的視野,對我來說這是一種享受。”

不少身邊的朋友也向王澤民求書收藏,僅《孫子兵法》他就抄寫了6次分送他人,後來更長篇幅的書籍只好選擇影印再轉送。

抄寫完這些書後,王澤民選擇把它們裝訂起來,密封保存,直到今天部分書籍送到山東省圖書館展出。薄薄的紙張上,一個個字工整有力,滲透着書寫者的的嚴謹和執着。

爲了研習書法,王澤民家中還收藏了大量的古代名家書法作品,“從中感受到中國的書法藝術的魅力和博大精深,更加堅定了我對書法的學習和研究。

用有限的時間做熱愛的事情

退休前,王澤民一直從事教育工作,對於很多老人來說,退休後的生活本應該是頤養天年休閒自在。但他卻並不這樣認爲。“從前沒有時間進行的業餘愛好,終於可以拾起來了。”耄耋之年的他把自己的愛好發揮到了極致。

王澤民說,能夠堅持數十年如一日。也離不開身邊家人和朋友的支持。“我的愛人爲了留給我足夠的時間,家裏大大小小的事基本上都不用我操心,我的學生聽說我要抄寫書,還會爲我找最好的版本。”

用小楷抄完50多部古典名著後,王澤民又開始寫條幅,已經寫了幾百張。但書法對體力和精力要求甚高,隨着年事已高,如今王澤民已有兩個多月沒有拾筆。但能夠舉辦這次個人展覽,滿足了他多年的心願。他也希望能讓更多的人從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也能獲知堅持的意義。

“人生的時間是有限的,但時間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平等的,要讓有限的時間更有意義。”王澤民認爲,只要選擇自己所熱愛的堅持下去,就能成就自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