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郝莊作爲天下郝姓的發祥地已鮮爲人知,但郝莊“雙寶”——雙塔、服裝城可謂厚德載物,享譽幷州,蜚聲三晉。矗立在永祚寺內的文峯、宣文二塔已有400餘年歷史,是太原市現存的最高古建,也是傳承太原文化的標誌。始建於上世紀90年代初的服裝城,讓郝莊人感受着凌霄雙塔人傑地靈的歷史厚重,以“走進郝莊就是郝莊一家人”的情懷,不斷地融入社會生活新時代,成爲通達山西乃至周邊省、區的城市商貿綜合體市場。坐擁郝莊的太原服裝城集團的市場經濟發展變遷,承載了太原人太多的記憶和關注。

1991年12月,東城服裝城開業場景資料圖

1991年12月,建成朝陽街上第一座東城服裝城批發市場,在黨和政府改革開放政策導引推動下,郝莊鎮和郝莊村利用農村有限土地資源,在當時南城區工商局的支持組織下,讓300多戶浙江商人聚商成市入城經營。後又陸續建成了精品、御都、龍馬、西城、衆愛、吉美、新東城、新西城市場,服裝城開創的朝陽商圈成了太原市成名最早名氣最大的商圈之一,服裝城地區的總商戶數達到了最高峯值3.6萬餘戶,也迎來了朝陽商圈的鼎盛時代。

2008年8月,郝莊村委會掛牌成爲郝莊社區居委會。成立於2001年的太原服裝城集團,擔負起了郝莊“以商興業,以商富民”的新使命。當時,城中村改造拉開帷幕,傳統市場競爭日漸激烈,電子商務風生水起。服裝城雖然生意依舊興旺,但太原服裝城集團清醒地認識到以服裝一業獨大支撐市場所面臨的主體業態單一、經營環境置後、商戶資源流失、安全服務設施不配套的問題,已經成爲制約太原服裝城集團發展的瓶頸。改,勢在必行!

從2009年開始,太原服裝城集團實施“騰籠換鳥、提檔升級”新戰略,以公司化運營調整配置市場資源。在2011至2012年的一年內,完成了建築面積達16萬平方的東都市場拆遷、建設、開業,成爲了保有經營資源,推動朝陽商圈南移的“定海神針”。

2013年推倒重建了西城、御都老舊市場、對龍馬、新東城、新西城市場進行改造擴建,全面調整業態佈局和結構,提升了市場經營生態環境,推動和深化朝陽商圈南移擴展,使朝陽商圈開始步入新的歷史發展階段。

2014年起,服裝城集團依託政府的郝莊城中村改造和道路管網升級,全面提升服裝城綜合商圈市場承載力。打破服裝城服裝一業獨大舊格局。完成小商品百貨業市場建設,建成東城現代裝飾城,開闢了傢俱城和餐飲食尚街市場,完善了物流和停車資源配置,徹底改變了朝陽商圈“一線式佈局”。服裝城集團由市場建設期走向市場經營期,由此進入到了多元化融合商貿集約綜合體新時代!

近幾年來,太原服裝城集團傾力塑造網絡經濟新生態,先後與國內一流科技信息公司騰訊雲、移動通訊、巨量引擎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構建信息化發展聯盟,推動大數據決策、“一鍵發”經營物流軟件平臺、網絡直播宣傳營銷項目的實施落地,爲集團發展注入了科技新動能。

目前,太原服裝城集團已經建立了以15個商業市場爲主體的商業集羣,郝莊演變成了商業建築面積90餘萬平米,匯聚了萬家商戶、數萬從業人員的宜商、宜居、宜業城市商貿型社區。依託活躍的服裝業態,擴充和延伸產業鏈、服務鏈、利益鏈,實現了多產業、多行業的聚集,形成了孕嬰童用品、小商品、建材、傢俱、鞋品、布料、餐飲、娛樂、教育、物流、電商爲主的城市商貿服務新生態市場。以規模化的市場平臺效應,擴大了市場的影響力、輻射力、驅動力,爲建立融入雙塔文化大景區的省城都市圈商貿體,密切與地縣經濟的相互聯繫,爲滿足人民羣衆的多樣化需求,創造了良好條件,也使服裝城集團走上了規模化多元發展的康莊大道。#秀出你的吸引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