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章的开始,笔者要为上一篇关于卡门涡街效应的文章说几句话,这篇文章提到了前几天虎门大桥出现晃动的现象,笔者最后在没有获得足够资讯的情况下就推测虎门大桥应该在几个月内无法通车,这种说法并不科学,因为已经有桥梁结构专家通过检测得出虎门大桥桥身结构安全的结论。昨天,关于虎门大桥晃动的新闻出现了最新消息,专家组通过调查分析,初步确定了导致大桥晃动的原因。

5月5日下午两点,虎门大桥上的监控视频拍摄到了大桥桥面出现了肉眼可见的晃动现象,紧接着交通部门立即对大桥进行封锁,相关的事故也在之后立马展开了。由来自全国不同地方的桥梁专家组成的专家小组对虎门大桥进行了晃动现象的研究,起初新闻媒体传出专家组意见不一的情况,后来专家组其中一位专家表示起初大家对桥梁晃动的原因都有不同的意见,这是很正常的。后来经过了专家组长时间对桥梁情况研判,最后得出了事故的原因,居然是名不见经传的“水马”造成的。

那么这个“水马”到底是什么东西呢?

实际上它就是平时我们在公路上看到的充当护栏作用的红色塑料墙,具体外形可以看下面的配图。由于它可以通过注水进去而增加重量,然后用来充当分割路面或者形成阻挡的材料,因此被人们称为“水马”。据了解,虎门大桥晃动发生的时候,大桥正在接受维修,桥身两边就摆放了两列整齐的水马。

水马是如何使大桥产生抖动的?

专家组给出的结论是,大桥两边的水马导致钢箱梁的气动外形发生了改变,再加上当时特殊的风力环境,最终导致桥梁发生抖动。此外专家还表示,虎门大桥虽然在一天内连续出现两次抖动,但是最后一次抖动持续的时间并不长,因此可以判定此次虎门大桥的抖动属于桥梁涡振现象,它是一种对舒适性造成影响而对桥梁安全不会造成太大影响的振动。另一种抖动则是颤振,颤振会影响到桥梁自身的安全性。

虎门大桥是否会再次发生涡振?

对于这个问题,来自同济大学的教授陈艾荣认为再次发生涡振的可能性比较低,因为虎门大桥在设计的时候采用的是流线型断面设计,这使得它自身的风阻比较小。虎门大桥投入使用已经来到了第23个年头,在过去23年间它未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因此公众担心虎门大桥安全性的问题是可以理解的。

不少专家认为,虎门大桥再次通车是不成问题的,关键还需要对桥梁进行后续的研究,需要等到完全完成了桥梁检测之后才可以作通车准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