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印象:老東江大橋

義烏江不長,水流也不急,也沒有船。但在十八里義烏市區江面上有十來座各式各樣的大橋。也許還新建了一些橋。

東江大橋,因義東路從上面經過到達江東街道,所以叫東江大橋。現在仍叫東江大橋,但早己不是原來的模樣。變成了雙向四車道的兩座大橋並列。方便倒是方便了,但缺少了一份厚重感。

現在江東大橋的前身正是圖中的一座多孔拱橋,樣式雖然普通,但充滿了歷史的韻味。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總有一些事物會悄失。

老的東江大橋位於義烏市區最繁華的區段,緊鄰最早的義烏市內市場—-篁園市場,而在江東街道一側則是義烏有名的富人區。

雖然是現代橋樑,但形制採用了古代的形制,多孔支撐橋面。拱體用碎石無縫對接而成,用水泥填滿表現出無規則的接縫。在國內,無論是河堤,溝渠護壁,都大多采用這種鱗片狀結構。不要再說農民工沒有智慧,這不僅是一項技術傳承,更多的是一份古來的智慧。

橋洞因爲江上無行

船,所以都建得不高。橋墩是直入江底的水泥墩柱,拱腳輕輕“放”在墩柱上,如蜻蜓點水般飛跳着到達江對岸。橋面只有雙向兩車道,這正是它的軟肋,交通要道,明顯運力不足。

橋下是綿延十八里(虛數)的江東綠廊與江濱綠廊,兩岸各有一孔橋洞與兩側公園互相銜接,形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於是有了洞外四時春的美景。從洞中往外望去,義烏市區景觀呈現出橢圓鏡效果。

現在,這樣的景觀看不到了,只能在老照片中體味一下了。隨着城市發展的進程,很多事物都會消失,老照片就傳承了一份珍貴的城市記憶檔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