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社編委委員、海外版編輯部總編輯王慧敏。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由於疫情影響而加速,人工智能、雲計算、5G等新技術則給社會持續帶來重大影響。面對紛繁複雜的環境,媒體該如何更好地承擔責任與使命,如何以守正創新的姿態實現更大作爲?昨天,我國網絡媒體界層次最高、最具權威性和影響力的年度盛會“2020中國網絡媒體論壇”在滬開幕。圍繞“變局中開新局:中國網絡媒體的責任和使命”主題,多位行業領袖與知名學者以銳利的觀察與深刻的感悟,爲聽衆獻上一場思想盛宴。

當下,傳播形態、技術、渠道、受衆……影響媒體格局的變量不可謂不多,前進道路上的挑戰不可謂不大,但通過大咖們的分享,我們仍可以爲媒體融合的進一步發展梳理出幾條“制勝之道”。正如一位嘉賓所言,在激烈競爭的媒體環境下,傳統媒體依然強勢,而媒體融合則會使其更加強大。

沉入現場

日益多元的媒體生態,給傳統媒體的發展帶來考驗。如何擴大影響力,唱響主流聲音,爭取到億萬受衆?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檯這三大央媒的負責人給出了各自的解答。不論外部環境如何迭代演進,一些最本初、最基礎的原則始終在變局中閃耀。

人民日報社編委委員、海外版編輯部總編輯王慧敏說,面對互聯網的海量信息,不少人仍覺得真正值得“咂摸”的內容不多。他認爲,媒體人不能只顧流量而忘記質量,要“保持定力”,而要寫出精品力作,“唯有腳上沾滿泥土”——也就是要深入現場、挺進一線。除了 “沉下去”,媒體人還必須“融進去”,要加深媒體融合,將自身對主流價值的駕馭力,與先進技術和服務受衆的能力結合起來。

新華社副社長劉思揚說,主流媒體作爲“主力軍”,要挺進網絡新媒體“主戰場”,就必須強化構建三種能力:一是價值引領能力,要扮演好正能量傳播的“壓艙石” “定音鼓”“擴音器”;二是要素整合能力,要推動媒介資源與不同行業生產要素有效整合;三是創新應用能力,要在重塑生產流程、創新新聞業態、重構用戶關係的過程中激發生態活力。

中央廣播電視總檯編務會議成員孫玉勝說,這次抗疫直播,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創造了開播17年來的最高收視紀錄。這表明,在各種視頻平臺激烈競爭的環境下,電視新聞依然是強勢媒體,特別是遇有重大事件,受衆會重新迴歸電視,深度融合會使電視更強大。他強調,媒體要盡最大可能向受衆呈現重大事件的現場,繼而開展大規模、持續性報道,這是媒體的核心競爭力所在:“只有在現場纔有話語權。”

技術向善

百度、騰訊這兩家互聯網巨頭都憑藉技術優勢,在當下的媒體生態中扮演關鍵角色。在昨天的主旨演講中,兩家公司的高層都不約而同地談到了技術背後的價值觀。無論是百度所專注的人工智能算法,還是騰訊掌握的海量流量,以負責、向善的態度把握技術前進的方向,是互聯網巨頭的共識。

百度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說,網絡媒體的形態,已經從門戶、搜索,演進到現在的“沉浸式信息流投餵”。在對用戶的信息“投餵”中,算法的影響越來越大。他認爲,算法考驗着網絡媒體的價值觀,絕不應該一味迎合讀者,因爲那只是用戶本能的喜好。負責任的算法,更應該主動了解用戶的“高級目標”,使得網絡媒體的發展方向與用戶根本利益保持一致。

因故未能現身會場的騰訊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在語音致辭中提到了“向善的網絡文化”。他說,媒體行業正經歷着由表及裏的融合與變革,作爲生態共建者,騰訊要擔當起自己的時代責任與歷史使命——將網民的心聲、政府的關切、平臺的責任、社會的參與,整合成同頻共振的有機生態,形成良性的傳播互動。接着馬化騰的話茬,出席論壇的騰訊首席運營官任宇昕表示,要發掘技術的潛力,把 “流量”更多地變成“善流”,從而用內容爲社會注入向善的力量。

包容表達

昨天一位嘉賓在演講中指出,對國內媒體來說,要更好地“走出去”,提升國際傳播競爭力,目前還有很長的道路要走。那麼,當下該如何爲這一難題求解?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院長鄭永年說,雖然網絡造就了傳播工具的革命性變化,但是,如今世界各國的“軟力量”——文化、文明、價值體現的影響力與感召力——大多走在下降通道。鄭永年認爲,網絡內容必須迴歸事實、科學和理性,必須建構在責任和知識的基礎上。對國內媒體來說,面向西方受衆表達時,必須以西方受衆能理解的語言,這樣纔有助於在網絡時代塑造中國的軟實力。

談到國際傳播,鳳凰衛視董事局主席及行政總裁劉長樂認爲,在全球化遭遇逆風的當下,媒體更應扮演好“全球化的溝通者”和“人類的新紐帶”角色。爲此,媒體要堅持謙虛、包容和開放的理念,要以公允的角色挖掘人類共通的情感,用本土視角和帶同理心的專業觀察,讓世界產生有機和有效的連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