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天氣轉涼,有些人會突發筋骨疼痛,尤其是下肢爲甚,具體表現在膀胱經、少陽經、三焦經以及脾經、肝經,以及小腿腓腸肌、三陰交、肩井部位更爲明顯,這是爲什麼?莫非受涼了?非也,這是人體內筋膜下物質代謝障礙,就是俗稱的“風溼病”,而且初發時,按壓觸摸疼痛,皮下筋膜能捫其增厚發硬現象,這是代謝物瘀滯所致。

起因是人體中下焦素來寒溼,以盆腔腹膜爲甚;秋來,氣機沉降,溼氣隨筋膜層組織間隙滲透下注,累及中醫所說的經絡路線,以三陽經爲主,也可深入涉及脾經、肝經,脾主肌肉、肝主筋,筋膜附着於骨,故常常感覺是肌肉或筋骨疼痛,又因爲,全身深、淺筋膜都是相通的,可見全身走竄痛,溼氣陰重下行,故下身症狀較重。

當秋燥發生時,如果人體正氣較旺,這一部分寒溼之氣,有可能隨燥化熱,產生類似於風溼熱痛,表現爲肌體組織中的無菌性炎症症狀,出現西藥俗稱的筋膜炎、積液、滑膜問題之類。

治療上以清理盆腔寒溼爲主,促進肝脾代謝以暢通中焦,如有化熱症狀,可酌情清熱利溼,飲食上首忌辛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