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96年,一代名将韩信说了在世上的最后一句话“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然后被杀,三族被夷。

纵观韩信一生,擒魏、破赵、击齐、灭楚,威震天下,接连打败了章邯、龙且、项羽等猛人。在战场上所向无敌,被后人尊为“兵仙”。然而就是这位举世无双的名将,最后落得如此下场,怎能不让人唏嘘。而杀他的主谋不是别人,正是刘邦的皇后吕雉,以及韩信当年的伯乐——萧何。

韩信(左)与萧何(右)

韩信当年是最初是跟随项梁的,项梁兵败身死后归顺了项羽,但项羽并未重用他,用韩信自己的话来说是“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具体来说差不多就是一个把守营门的门卫。于是趁着刘邦入蜀的时候就离开了项羽来到刘邦帐下,但也并未得到重用。一次,韩信受牵连,按法当斩。当轮到韩信的时候,韩信大喊:“大王不打算得天下吗?为什么杀掉壮士?”正巧碰到滕公夏侯婴了。夏侯婴是刘邦的亲信,负责给刘邦驾车。听到韩信的话很欣赏,就放了他,并且推荐给刘邦,萧何也跟韩信谈过几次话,非常赏识韩信。但刘邦没有当回事,给韩信随便封了一个治粟都尉。

萧何(左)与刘邦(右)

后来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迁到南郑(现在的陕西省汉中市),路上有几十个将领逃跑了。韩信想着反正刘邦也不重用自己,也跑了。萧何听说韩信跑了,不等汇报刘邦就直接去追他了。京剧中有一出著名的戏“萧何月下追韩信”说的就是这个事件。刘邦听说萧何跑了,非常生气。没想到萧何又回来了。刘邦又气又喜,就问萧何为什么跑了?萧何说自己不是跑,是去追逃跑的人了。于是把韩信又推荐给了刘邦,把韩信夸得天花乱坠,并且用了一个词“国士无双”,这下刘邦终于重视韩信了。

自此,韩信登台拜将,走上了历史舞台,用自己的才能开启了属于他的时代。直到垓下之战诛项羽,韩信踩着时代的另一个霸主迎来了自己生命中的最高峰。但是,顶峰过后必是一路下坡。

恶搞《萧何月下追韩信》

韩信自己也知道“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于是他终日惶惶。刘邦自然对韩信也不能放心,先是随便找了个“谋反”的罪名,将韩信从楚王降为淮阴侯。

后来,韩信与老朋友陈豨进行密谋,决定里应外合造反。然而不小心消息走漏,刘邦率军去讨伐陈豨,京中只留吕后、萧何等人。吕后和萧何也忌惮韩信,于是就骗韩信说陈豨叛乱已平,让群臣都进宫庆贺。韩信一到宫里,吕后就让武士抓了韩信,将韩信带到长乐宫的锺室,秘密斩首。于是就有了本文开头韩信的那句话。

韩信因为萧何的举荐登台拜将,又因为萧何的计策被骗身死,因此有个成语叫,成也萧何败萧何。而萧何作为之前发掘韩信的伯乐,为何最后又出计诱杀韩信呢?或许可以从司马迁给萧何的评价中找到缘由:何谨守管籥,因民之疾法,顺流与之更始。

萧何

在司马迁看来,萧何始终坚守着自己心中的正义,顺应时代潮流。在他看来,“谋反”是颠覆社会的大罪,因此不管对方是谁,触到了这个底线就无法忍受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