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陵就是刘备的陵墓,据三国志记载,刘备于公元223年4月24日病逝于白帝城永安宫,5月,刘备的灵柩由永安宫启程运往成都,8月,刘备灵柩安葬于惠陵,从刘备去世到入土为安,中间差不多有3个多月时间。

虽然刘备的陵墓被记载在三国志中,但是只记载了安葬在惠陵,并没有记载惠陵到底在哪里?况且三国志也是成书于晋朝,离刘备去世已经66年了,所以与刘备同时代的大多数人,并不知道惠陵在哪里,只有少数蜀汉政权的高层人物知道,比如丞相诸葛亮,后主刘禅。

刘备

陵墓和宗庙历来是古人非常重视的神圣场所,古人每年都会到陵墓和宗庙进行祭祀和祷告,因此陵墓和宗庙也是古人极为保护的圣地,尤其是为了防盗,还会派出专人来进行守墓,一方面是保卫安全,阻止防盗 ,另一方面是维护管理,修缮保养,惠陵也不例外。

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为了保护刘备的陵墓,想了三个办法:

第一个办法就是狡免三窟,简单地说就是诸葛亮故弄玄虚,设置了三个可能是刘备墓地的疑似地点,第一个地点就是上文说的惠陵,惠陵在今天四川省成都市南郊武侯祠内正殿的西侧,当时的成都是蜀汉政权的首都,戒备森严,蜀汉政权灭亡前,有专人负责保卫刘备陵墓的安全,所以在263年前,别说很少人知道惠陵在哪里,就算是知道了,也是没人能盗取惠陵的

刘备永安托孤诸葛亮

刘备陵墓可能的第二个地点就是在刘备去世的永安宫附近,也就是今天的重庆市奉节县,刘备是夏季农历4月24日去世的,换成阳历就是5月多,已经是初夏了,按三国志的记载,刘备的灵柩从永安运到成都下葬都用了3个多月时间,那刘备的尸体早就腐烂了,想当年秦始皇在夏季去世,尸体只十几天就腐烂,更别说刘备尸体这么长时间了,古人是很重视身体,认为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更何况刘备还是皇帝,诸葛亮不可能也不敢让刘备的尸体腐烂了再下葬,当时的防腐技术也没有那么高,按道理诸葛亮遵从刘备命令就地安葬的可能性很大。

刘备陵墓

另外,据明朝《夔州府志》记载:刘备安葬在夔州府后花园,夔州府就是今天重庆市北部一带,治所就是今天的重庆奉节,也就是当年的永安,而且刘禅的生母甘夫人的陵墓也在奉节,《夔州府志》上说刘备与甘夫人是合葬在一起的,所以刘备的陵墓在永安(奉节)也就是第二个说法。

刘备陵墓可能的第三个地点就是在四川省彭山县北边四十里的莲花坝,这个出处是来自于一本地方志《彭山县志》,是这样记载的:

刘备昭烈庙

治北四十里莲花坝有皇陵,并传莲花坝有皇庄。墓依山势,封土呈覆斗形,传此为刘备坟。

所以刘备的陵墓有三个疑似地点,到底哪一个地方才是真的刘备陵墓,没人知道,至少在惠陵没有被发掘以前是没人知道的,连刘备陵墓在哪里都有疑问,试问那些盗墓贼又怎么能盗取刘备陵墓呢,这就是诸葛亮故意设置的“狡免三窟法”,让人弄不清楚刘备真正的陵墓在哪里,自然也就无从盗墓了。

刘备与诸葛亮

诸葛亮用的第二个办法就是:薄葬法。薄葬法简单地说就是最简陋的安葬方法,下葬时不准备多余的财物,只安排简单的衣物及基本的装饰品,不放豪华的珠宝及陪葬宝物,东汉末年由于战乱时期,很多人为了生存沦为盗墓贼,比如曹操据说都安排了一支专门的部队用来盗墓,曹操自己去世也是薄葬,不陪葬财物,在当时如果厚葬摆明了就是招贼惦记,诸葛亮也是薄葬的提倡者,他自己去世之后安葬更是简陋,盗墓贼图的是财物,没财物自然也不会来盗取了。

诸葛亮用的第三个办法就是:在陵墓边建立庙。古人的祭祀习惯一般是在宗庙的,陵墓只在每年祭日进行祭拜,诸葛亮建议刘禅把刘备的昭烈庙建在惠陵边上,陵墓边上建了庙之后,人流就多了,一是守陵人,二是祭拜者,即使蜀汉灭亡后,仍然不少慕名前来的祭拜者,人多了之后,刘备的陵墓自然就不方便盗取了。

诸葛亮武侯祠

另外,诸葛亮去世之后,在刘备的惠陵和昭烈庙的位置又建了武侯祠,武侯祠就是祭拜诸葛亮的祠堂,诸葛亮因为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成为受人敬仰的千古一相,即使到了今天祭拜诸葛亮的人仍然是络绎不绝,人一多,武侯祠就来了个反客为主,结果就是人人都知道惠陵那里是武侯祠,反而没人知道那里其实才是刘备的惠陵所在地,这个办法就是用庙掩盖了陵墓,结果又引来诸葛亮的祠堂,更加掩盖了刘备的陵墓,自然也就没人来盗取刘备的陵墓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