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70週年,中央特向參加過抗美援朝的老兵,頒發了“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紀念章”。

這是向歷史致敬,向我們無畏的的中國軍人致敬,也意味着當年那羣“最可愛的人”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遙想當年,明知抗美援朝會是一場實力極不對等的戰爭,但志願軍憑藉着自己的勇氣、智慧和大無畏精神,打了一場酣暢淋漓、震驚世界的反擊戰,同時也打散了西方世界近百年對中國的傲慢與偏見。

抗美援朝,是一場偉大的戰爭,在敵人的哀嚎聲中,當時周恩來總理警告美國的話仍歷歷在目:“中國人民決不能容忍外國的侵略,也不能聽任帝國主義者對自己的鄰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自此中國軍人自豪地宣佈:中國軍人從不懼怕任何敵人。

軍事專家徐焰曾統計過抗美援朝時敵我雙方的技術裝備差距,反映了抗美援朝是我國在20世紀世界戰爭史上創造的奇蹟:

軍用飛機:美國3.1萬架,中國不足200架;軍用汽車:美國陸軍4人裝備1輛,中國陸軍平均500人勉強有1輛;火力強度:美軍1個團的火力強度,大於中國1個軍的強度。……這樣的裝備差距,凸顯了我軍勝利的奇蹟,但不得不說,倘若我國武器裝備稍微好點,可能會傷亡更少,戰爭結束更快。

舉個例子:

砥平裏之戰中,我軍已將敵軍“包了餃子”,可就是啃不下來,而當時倘若軍中有一門重炮,直接對敵營堆積如山的彈藥開炮,或許戰爭局勢立馬改寫。可惜的是,志願軍手裏只有輕兵器,還是被敵軍埋汰的武器。

大家想象一下,當時倘若我軍和美國裝備對等,結果更會如何?這是個值得腦補的畫面。

而志願軍老兵對於這個問題早就給出了答案:

“裝備對等?不需要!只要給我們美軍一半的海空實力,直接打他丫的,什麼美軍、“聯合國軍”,把他們通通打回老家去,推到大海里!”

最後,憑藉我軍的拼搏血戰,朝鮮戰爭起於三八線,又止於三八線。這是屬於志願軍的偉大勝利,用明顯劣於敵方的武器,將敵方打得心服口服,逼到談判桌前。

而且,當我們翻閱朝鮮戰爭史料,志願軍還書寫了一出又一出“專治不服”的英雄壯舉。

1950年11月1日,美軍騎一師對上中國39軍,這是志願軍同美軍的第一次較量。

美陸軍第一騎兵師,號稱“160年不敗”,是美軍王牌中的王牌。

志願軍39軍,前身是紅二十五軍,是解放軍的王牌。

“王牌對王牌”,狹路相逢勇者勝,彭總的話很是硬氣:“它是王牌,老子就是王中王,專克王牌軍!”

此戰,志願者利用靈活的戰術和勇往直前的氣勢,以大獲全勝的姿態結束了戰鬥。是役,志願軍共斃傷俘敵2000餘人(美軍1800餘人),繳獲飛機4架、擊落飛機3架,擊毀和繳獲坦克28輛、汽車170餘輛,各種火炮119門。

到如今,70年過去了,曾經在朝鮮半島浴血奮戰、奮勇衝鋒的中國軍人,大部分已經溘然長逝,健在的也都垂垂老矣。

志願軍所取得的偉大勝利,打出了一個世界軍事強國的風采,也讓我國在外交的威望空前提高。

可是遺憾的是,新時代的一些人卻不知道這段歷史。我想說,歷史是不應被遺忘的,忘記過去就意味着背叛,作爲中國人,我們要永遠記得,正是無數先烈的犧牲才換得我們現在幸福的生活。

所以,我們要尋找一本抗美援朝戰爭歷史的必讀書,再現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的全過程,和鐵血時代志願軍將士的風采。

我給大家推薦一套權威著作《決戰朝鮮》,是白金插圖的正版圖書,適合翻閱學習,也適合珍藏和送友。

它全景再現了朝鮮戰爭的壯烈歷程,和各項戰鬥細節,更是拓展描述了朝鮮戰爭的臺前幕後。

大家可以入手一套《決戰朝鮮》,這是永遠不能忘卻的衛國之戰、立威之戰,我們今天享受的和平紅利就是建立在這場戰爭之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