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在追正午陽光出品的《清平樂》,最近的劇情中居然要總是看這麼無理取鬧,跋扈的張貴妃和王凱恩恩愛愛,確實讓人有點糟心。

可以說這是全劇我看到至今最大的糟點。

至於節奏問題,不管是前期慢,還有後續節奏有點奇怪,尤其是有關前朝劇情的部分,但還算說的過去。

人設最喜歡的張茂則,宋仁宗大豬蹄子也挺喜歡的,雖然比我預先期待的有落差,但總體可以。

《清平樂》兩大亮點,不得不說。

一是皮囊,服化道確實美。別說這不重要,影視是走視覺的,連審美都不行的粗製濫造玩意兒,我實在不忍心辣眼睛。(萬萬沒想到/糟糕歷史之類的搞笑劇除外)

有人說畫面暗,確實有點,不過色彩飽和度低,剛好對我胃口。

音樂無功無過。

總而言之,光是當背景ppt,還是挺舒服的。

二是劇情,兩條線同時展開,演員演技有張力。看到現在爲止,是以仁宗爲中心,同時展開朝堂+後宮兩條線的。

朝堂線本可以展開一幅極好的羣臣像,然而整個故事很散,沒有主線,另一種形式的流水賬罷了。靠着一羣老戲骨,勉強算是無功無過吧。

後宮線真的把我看醉了,倒不是吐槽古代帝王妻妾成羣。

沒仔細鑽研過這段後宮歷史,但猜測大概是:曹皇后名門望族,確有些“無趣”,但不至於擰巴。

張貴妃確有幾分姿色,會討男人歡喜,或許頗有心機,但不至於癡傻瘋癲吧。

張甚至死後封后,曹沒多久就也病死了,估計是氣的。

這個感情線,不至於讓我去掐cp,但是你還不如讓我去掐cp。

王凱飾演的宋仁宗每天奔波於前朝和後宮之間,顯然是兩幅完全不同的面孔。

在前朝正襟危坐,一臉嚴肅,明察秋毫,與衆大臣商討國事,一言九鼎;

回到後宮就被張貴妃迷惑的智商迅速降到了60以下。

王凱的演技真是沒的說,這種轉換的頻率足以體現他演技的張力。

讓人期待的唯一一條感情線

刨除帝后線和帝妃線,我認爲整部劇最讓人期待的感情線就是趙徽柔和梁懷吉這條線。

趙徽柔,她是一位長在深宮裏,單純快樂的長公主,如果不是因爲仁宗爲報生母恩情將她嫁給懦弱的李瑋,她應該會嫁給和她琴瑟和鳴的曹評,子孫滿堂。梁懷吉,他是公主的內侍,是宦官,是公主的影子。

如果他沒有進宮,他也會在十八九歲時去考狀元,進朝堂。

可一切都沒有如果。

我一直感覺公主並不是喜歡懷吉,就像懷吉所講:“公主是一株紫藤,條蔓纖結,無法獨自成活。”

嫁給李瑋後,公主就只剩下懷吉了。

公主只是把懷吉當作可以依託寄生的支架,所以在公主府無望的時光裏,她再也無法離開懷吉。

懷吉的心裏卻只有公主,他陪伴着公主長大,見過她所有的喜怒哀樂,他明白自己是不能喜歡上公主的,他也曾剋制過,可公主還是那樣悄無聲息地走進他的心裏。

公主和宦官,在世人的眼裏是容不下的,何況公主已有駙馬。

徽柔身爲公主,就應有公主的職責。

悠悠衆口,臺諫官不斷上劄。

公主和懷吉終是分開了。

死生不復相見。

趙徽柔是仁宗最愛的女兒。

他曾想要徽柔做全天下最快樂的女孩。

仁宗從十五歲大婚,等了十四年才迎來的公主。

在產房外不畏風寒,足足等了三天三夜才降生的公主。

在熙寧三年的春天薨逝,年僅33歲。

很可惜的一段感情,最是無情帝王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