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成效如何,有没有真正坚守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是否让群众感受到全面从严治党就在身边、纪检监察就在身边?这些问题,基层干部群众最有发言权,让我们听听他们的真实感言——

宁波市象山县旭拱岙村村支书正在召开村民说事会。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旭拱岙村村民 王永金:这样的村干部才是个领导样

这阵子,来村里玩的游客一波接一波,我们都快接待不过来了,好多农产品都卖脱销了。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七八年前,周边的村庄都建设得热火朝天,而我们村却一直是老模样,村风不振、纠纷不断,没有一件事情办得顺利。

后来,老葛当了村支书,村里按上级纪委要求,定下来村民说事等好几项制度。当时大伙只觉得这些制度不过是摆摆形式而已,却没想到后来会给村里带来这么大的变化。

就拿养殖塘承包这件事来说。村里有养殖塘500多亩,家家户户都有一些。往常承包的时候,大伙就打起了乱仗,比价格、看人情,结果是价格上不去、大家利益得不到保障。后来,老葛按制度牵头召开村民说事会。经过七八次说事会后,大伙终于达成了一致意见——由村里以合作社形式统一出租,村集体、老百姓按比例分成。这么一运作,不但规范了,每亩养殖塘年承包价格也从原先的两三百元提升到了现在的一千五六百元。

村集体和老百姓腰包鼓了,村庄建设也没落下。这几年,村里建起了文化礼堂、休闲长廊,住在村里感觉比城里还舒服。建这些项目之前,村里都会召开村民说事会,再加上监察工作联络站的跟踪监督,村务清清爽爽,我们都很放心。

现在,我们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村”。在村里支持下,我和一些村民开起了民宿,收入增加了,日子也越过越好了。(刘来宾采访整理)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瑶溪村党支部书记 董毓龙:卸下包袱才有精力谋发展

我所在的瑶溪村位于温州市龙湾区大罗山脚下,是以“溪石皆玉色”著称的旅游特色村。前些年,村民因为征地补偿等问题经常上访,村干部被搞得焦头烂额,主要精力都用在信访维稳上,根本没心思搞发展,村里连续多年被评为后进村。

信访问题为啥这么突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村务公开不够。村里的大事小情没有及时让老百姓知道,他们搞不清楚状况。

好在上级纪委一直在帮我们想法子。2018年开始,龙湾区纪委在全区推进清廉村居建设,逐步规范村级小微权力运行。今年起,街道纪工委又在我们村试点推行村社e站网络监督平台,把小额工程、村级资产、小额资金、重大决策等小微权力运行,从“内部流转”推向前台,让村务充分公开在乡亲们眼前。现在,村里要办什么事、花什么钱,村民一刷手机就都能知道,不仅疑虑打消了,对我们村干部也越来越信任。2018年以来,信访量持续保持为零。

没了信访压力,村干部终于可以轻松上阵,跟村民们一门心思地搞增产增收。去年,我们新建了村民活动中心,引进了乡村示范带建设项目,尽最大努力给村民提供更多的保障。我们村的集体资产从2017年的1000多万元增加到现在的近3000万元。现在群众看到我们都是满脸笑容,我们心里别提多高兴、多踏实了。(赵振宇采访整理)

(本文刊载于《中国纪检监察》杂志2020年第18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