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三宝”中有个“女人手”,指的是凤翔女人的手特别巧。

凤翔女人手巧表现在三个方面:簪草帽、做香包、剪窗花。把这三项归在凤翔女人身上,周围县份的女人就有些不服气。她们中的有些人会说:这些活儿我也会做!古人把这三项归给凤翔女人,却也不无道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凤翔周围县份里,能干这三项的女人都是当地的巧手,而一部分甚至大部分女人却干不了。而在凤翔,凡是女人都能干得了,只是有做工有粗细之分而已。

簪草帽、做香包、剪窗花这三项手工活儿,虽然都是妇女的手艺,却代表着一个家庭的风貌。就说这草帽吧,它虽然取材于小麦的茎秆,也就是麦草,算是下脚料吧。可经过加工簪成草帽,戴在男子汉的头上,就成了装饰物。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年轻男子最时髦的着装是力士鞋,灯笼裤,府绸衫子半截袖,二细草帽墨眼镜。如果再推一辆飞鸽自行车,那就会包揽所有年轻女性的眼球了。

二细草帽是草帽中的上品。女人们根据麦秆的粗细,分成细麦秆,二细,粗麦秆,壮棒四个等级。细麦秆掐的辫子太窄,数量也极少。如果用这种辫子簪成草帽,一是费工费料,二是太重。所以,只能用来盘顶。再盘过三四圈后,接上二细麦秆掐的辫子,直到到顶展沿,再不换辫子。这就是二细草帽。而绝大多数人戴的草帽,都是用粗麦秆掐的辫子簪的。

草帽讲究楞直,沿平,颜色亮。二细草帽是草帽中的精品,一般是新女婿“换夏”时的必备礼物。它既是送给新女婿的用品,也是新媳妇女工技能的象征。就是用粗辫子簪的草帽,也代表着主妇手工的巧与拙。只要手巧,粗辫子草帽做到了楞直沿平颜色亮,男人们戴到人前,也会为贤内助赢来一片赞誉。当然,也会为整个家庭的形象增光添彩。

过去的香包不是商品,都是女人们为自己的孩子做的端午节礼物。和草帽一样,香包也是展示女人才智的一个方面。

过去了的那个时代,一般妇女是不参加社会活动的。要想取得社会的认可,就只能通过丈夫和孩子。丈夫的穿戴,孩子的佩饰,都是女人能力与智力的体现。因而,一顶草帽,一个香包,却凝聚了女人的所有心血。

香包不大,一般的也就一寸左右。过去人们生活水平低下,舍不得用专门的材料去缝制香包。女人们在平时裁剪衣服时,会将那些质地好一点的下脚料收集起来,大一点的做补丁,太小的就用来做香包。她们会根据布料的形状,做出各式各样的香包。三角形的就做个棕子,圆形的就做个灶干粮,只须用彩线挂个缨络,再衬一片染上绿色的叶子,就已经生机勃勃了。大一点的可以做得很精致,但那已经成了工艺品,这里就不多说了。

就是这极其简单又极富生活情趣的香包,却显示出了作者的聪明才智。一块还没有香烟盒大的布料,在里边填充的棉花和香料,然后用针线缝制出造型。没有成熟的工艺流程,没有一定的方法,全凭自己对事物的理解。每一针都是创造,每一针都是智慧。当然,每一针也都是母亲对孩子的爱。香包做得好,孩子戴上就高兴。别人夸了两句,母亲脸上也就有光。

在体现女人才智的三项手艺中,剪窗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因为窗花只为装饰窗户而设,没有其他用处。而窗户永远在家里,极少有外人观赏。就是家里有客人来,也只有女人们都会注意窗花。男客人也是不会评论窗花的,以免被人看斜了。

剪窗花一般都是年轻人参与。腊月里天寒地冻,大姑娘小媳妇们便汇聚在谁家的热炕头上,翻看窗花样子。见有自己喜欢的,就熏个样子,用纸绳钉上几张纸,一会儿功夫就是几对窗花。手巧的剪构图复杂的,手笨的就剪粗糙一点的。然后互相交换,几家的窗子上就都有粗有细,充分体现出了一个“花”字。

窗花虽然不能拿出去显摆,但逢年过节,或者村子里赶会唱戏,或是给儿女办婚事,都得糊一次花窗子。因而,窗花的传播面也不算窄。特别是在女人们中间,那更是体现巧手的难得机会。对于这样的机会,又有谁会放过呢!

时代的发展是人们难以预料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环境的改善,生活习惯也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女人们不再守着锅台度日,她们和男人一样,成了各行各业的生力军。凤翔三宝中的女人手,也随着这种变化消逝了。现在保存下来的,也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进入了艺术殿堂。

作者简介

鲁旭,陕西凤翔县人,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戏剧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陕西省民俗学会理事,凤翔县作协主席。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风流街》、《下乡纪事》等小说作品,《二娃审案》等戏剧作品,《凤翔民俗》(上下卷)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