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人的印象中,秦始皇就是一位暴君,橫徵暴斂、嚴刑酷法、焚書坑儒、好大喜功,犯下的罪行罄竹難書,這樣的一位君王配稱千古一帝麼?實際上秦王嬴政絕對是一位偉大的君王,史書中的記載可能並不完全真實。

1975年,在湖北省雲夢縣城關睡虎地發現了一座古墓,在古墓中並未發現金銀玉器之類的陪葬品,反而發現了1100多枚秦代竹簡。經過考古專家考證,這是一位名字叫做“喜”的秦朝小吏,從竹簡的數量上來看,應該是一位“工作狂”,這些竹簡中記載了很多歷史資料,其歷史研究價值不可估量。

根據這些竹簡的出土地方,將它們命名爲《雲夢睡虎地秦簡》,經過專家們細心的修復之後,據統計一共有近四萬字。裏面記載了對於死者的檢驗方法,可以說是迄今爲止世界上最早的法醫記錄,而且採用理論加案例的方式,頗有西方現代歐美判例法的風範。

這些竹簡同樣記載了四時法令,比如哪些季節不允許砍樹,哪些季節不允許捕殺動物水生物等,這些四時法令至今還有很高的環保意義。

此外,還記載了一些事實,跟史書中記載的出入很大,比如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陳勝吳廣因大雨延遲,按照秦律要斬首,實際上處罰只是罰款而已,陳勝吳廣起義的藉口,不過是他們編出來的而已。

《雲夢睡虎地秦簡》記載了秦朝先進和完善的律法系統,秦朝滅亡的原因是後代不肖,最終導致了二世而亡。

2002年,在湖南省湘西里耶古城一口廢棄的古井裏,偶然間發現了36000枚秦朝逐漸,據悉有超過20萬字的記載,詳細的記錄了當時人們的市井生活,記述了一個縣城的人口、土地開墾、田租賦稅、物產、醫藥、教育等管理條例,還出土了最早的乘法口訣。

書同文、車同軌、行同倫,這是秦始皇的偉大構想,後來被漢朝沿用,漢朝的強大與振興,跟沿用秦律不無關係。

《裏耶古城秦簡》記載的內容十分豐富,上至諸侯征戰,下至民生俗事,這份秦簡中的秦始皇制定了關於生態、農業、醫療、與懲治貪污等律法,而並非人們印象中的殘暴、嚴酷、貪圖享樂。

至於焚書坑儒更是並非人們印象中那樣,秦始皇焚燬的都是列國史記,至於醫學、農耕之類的書籍根本沒有焚燬,而是被系統記錄分發到全國各地。至於坑儒也是子虛烏有,他殺掉的是騙錢的幾百方士,而不是正兒八經的讀書人。

2006年,考古學家對阿房宮遺址進行考古發掘,專家們驚訝地發現,遺址中並沒有焚燒的痕跡,也就是說阿房宮根本就沒有建,可能只是打了一個地基而已,面積也沒有史料中記載的那麼龐大,所以秦始皇是冤枉的。

毫無疑問,秦始皇自認德兼三皇功過五帝,於是自稱始皇帝,多少有些自負,但人家確實有這個實力,而且他做的事情一般的帝王幾輩子也幹不完。所以,從這三大考古發現,我們確實冤枉了秦始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