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實際上情況分類很多,回答起來較爲複雜。不過,不要認爲農村戶口就一定不能領取城鎮職工養老金。

農村戶口養老金最高的人羣,指的是順利轉爲公辦教師的原民辦教師。最初的民辦教師都是農民,也有責任田需要掙工分。在七八十年代民辦教師是我國教育的主體力量,爲我國教育事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大多數民辦教師最終是轉爲了公辦教師。轉爲公辦教師以後,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是跟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完全一致的,而且有的人還有特殊的提升。比如說一些工齡30年的教師可以領取100%的原工資。過去的教師是非常艱苦的,現在能有這樣的養老待遇,也是國家對他們的一種補償吧。我父親戰友的妻子就是一名民辦教師,後來轉爲公辦教師以後,居然還順利晉升了高級職稱,現在每月養老金六七千元,非常令人羨慕。

當然也有一些民辦教師沒有遇上轉爲公辦教師的好政策,他們是按照有關民辦教師的退養制度退養了。一些省份退養的教師也能領取公辦教師的待遇,比如山東省。但是像青海等一些地區只能領取2000元左右的生活費。

其實還有一些被辭退的民辦教師,他們的教齡一般是發放教齡津貼,全國多數省份都是20元到30元。不過,四川等一些地區只是給了政策,允許他們自己補繳職工養老保險,然後可以享受職工養老保險待遇。

去工廠務工的農民合同工和其他參加了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後來辦理了退休的人員。這些人員,實際上享受的都是職工養老保險待遇,可能由於沒有視同繳費年限等因素,一開始養老金較低。但是退休後,養老金會隨着國家統一的養老金調整通知,養老金年年增漲。一些人可能退休時只有兩三百元的養老金,經過20年的增長能領取3000元以上了。在農村每月別說有3000元養老金,就是1000元養老金也足夠讓人羨慕的了。

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人員2009年我國推動新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的試點,建立起適合農民的養老保險。新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繳費檔次差異很大,最低是一年100元,最高至少2000元,有些地方甚至達到了5000元、1萬元。青島市最高檔次是1.2萬元。一些居民在退休的時候直接按照最高檔次補繳,比如說按照5000元檔次繳費,退休個人賬戶養老金至少也能領取五百三四十元,再加上國家發放的基礎養老金。每月能領取六七百元的養老金待遇。

也有一部分老人是國家實施養老保險制度以前就已經60歲了,他們可以不用繳納任何費用直接享受基礎養老金待遇。目前,全國基礎養老金最低檔次是88元每月,一些地方政府會給予額外的補貼,比如山東省是118元,青島市是168元。南京市是450元,無錫市是500元,北京市是820元,上海市是1100元。個別地區對於65歲以上的老年人,會有10~20元的基礎養老金傾斜。

也有的是隻按100元檔次繳費,退休只能領取一二十元的個人賬戶養老金,寥勝於無吧,加上基礎養老金也就是100多元,改善不了多少生活。

幸好土地承包權是屬於農民,農民可以在宅基地上自由建房,不用擔心喫住問題。對於實在困難的家庭,國家還建立了農村低保制度和五保制度,確保他們的生活。2020年我國將確保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

相信未來會越來越好,農民的生活水平也會越來越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