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發展越來越先進,攻擊距離越來越遠,因此兩軍海上交戰的距離也逐漸拉開。但是在某些特定環境下,又因爲種種偶然原因,雙方裝備即便再高級也難以發揮作用,只能爆發一些近戰交鋒,這戰況就更慘烈了。瓜達爾卡納爾海戰——第三次所羅門海戰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個例子。

1942年的11月,美日雙方在南太平洋地區圍繞瓜島進行爭奪,雙方交戰即將進入第三個月。兩邊軍隊不肯罷休,於是在島上陷入僵局,雙方都急需補給船運送資源。而航母部隊因爲聖克魯斯海戰兩敗俱傷的慘烈結局均退出了戰鬥,瓜島附近海域狹窄,此處交戰難以施展,看來肉搏之戰勢在必行。

11月12日晚間,日軍組織戰炮部隊殺進瓜島海域,被當地美軍發現,爆發一場夜戰。日軍擁有兩艘戰列艦、1艘巡洋艦和8艘驅逐艦,美軍這邊是兩艘重巡洋艦、3艘輕巡洋艦和9艘驅逐艦。夜間視力很差,再加上雷達性能有限,雙方交戰距離越來越近,近乎逼近肉搏的1000-2000米,甚至數百米。探照燈、照明燈和炮火讓本該寂靜的海洋變得無比喧鬧。美軍由於夜間作戰經驗缺乏,再加上指揮出現失誤很快就落在下風。斯科特少將所在的亞特蘭大輕巡洋艦被日軍炮火集中射擊,日軍炮火準頭極高,一次齊射就形成多發命中,指揮所也未能倖免,少將和其餘官員在沖天炮火中淪爲炮灰。

美軍艦隊的司令卡拉漢少將缺乏作戰經驗,即便是自己手下的軍官,在混亂的戰場上也很難辨清敵我,屢次因爲害怕誤傷友軍而下令停止射擊。相比之下,日軍就顯得有些不近人情了,壓根不管傷亡,一頓猛打。卡拉漢的舊金山號巡洋艦很快被多發重炮炮彈轟中,巡洋艦受到不小損傷。這時,一艘不知從何處冒出來的日軍軍艦出現在距離舊金山號側舷數百米的地方,由於距離太近,沒法施放魚雷,日軍就集中艦上所有高射機關槍對着美軍巡洋艦上的建築猛烈射擊,記錄中顯示這次射擊消耗2000多發高射機關炮彈。這樣的結局想必大家已經知道了,美軍巡洋艦上防護並不牢固,上層建築狂轟亂炸中早已變成了馬蜂窩,司令卡拉漢和40餘名軍官在槍林彈雨中全部化作海上的孤魂......

相關文章